
(香港文匯網記者石華 通訊員黃潔茹 深圳報道)7月26日,深圳蛇口郵輪母港口岸正式啟用全國首個海港口岸國際中轉區,成為全國首個實施郵輪國際中轉過境業務的城市。國際中轉區啟用後,將顯著提升來深中轉乘坐郵輪的外籍旅客,特別是無簽證人士的中轉效率,預計通關距離將縮短一半,通關時間減少80%。
國際中轉區啟用後,持有經蛇口郵輪母港中轉的聯程客票且在「國際中轉區」停留不超過24小時的外籍旅客,可在未辦妥有效來華簽證情況下,申請過境中轉。郵輪公司需在計劃到港前24小時將旅客過境中轉申請信息(含航班信息、中轉旅客及行李信息)同步報告海關、邊檢和蛇口郵輪母港運行指揮中心,蛇口郵輪母港將在航班到港後引導中轉旅客辦理乘船等手續。

當天上午,持聯程票的旅客自香港抵達後,在國際中轉區高效完成過境手續辦理後直接登輪出境,大幅節省中轉時間。記者在現場看到,位於郵輪廊橋東南側頂端區域的國際中轉區內設置1條人工查驗通道及海關、邊檢查驗工作台,配備查驗設備,並設有應急轉運通道,可滿足口岸監管、查驗需要。此外,開闢出一間26平方米候船室,以滿足旅客候船需求。

據深圳邊檢總站邊防檢查處副處長邵繼成介紹,邊檢部門開設專用候檢區域、專門查驗通道,提供一站式過境手續辦理服務,實行中轉旅客靠港即檢、外籍人員過境免簽、港澳居民便利登輪,較傳統查驗模式節省約2個小時。
據了解,各郵輪公司、航空公司、旅遊企業將重點為歐、美、澳等國際中轉旅客量身打造更多經深圳中轉至東南亞、日本等國家地區的郵輪服務產品。
旅客國際中轉區啟用後,蛇口郵輪中心將解鎖更多航線互聯潛能,旅客可實現全球不同航線的便捷中轉與聯程運輸,通過高頻次、高靈活性的航線組合,顯著擴大郵輪母港對全球核心客源市場的覆蓋深度。據估算,每航次享受國際中轉過境業務政策的中轉旅客最高可達1200人次,全年中轉量將接近10萬人次,大多將是來自北美、西歐、日韓、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人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