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現有紅樹林面積1.14萬公頃,全國居首。圖為珠海淇澳島紅樹林。(方俊明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方俊明)7月26日將迎來「保護紅樹林生態系統國際日」。廣東省林業局今天(25日)公布,作為中國紅樹林分布面積最大的省份,廣東現有紅樹林面積1.14萬公頃。目前廣東已成為世界上少數紅樹林面積增長的地區之一,探索出了一條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協同共進的新路徑,有效保護和修復紅樹林生態系統。其中,惠州市通過先行先試,創新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紅樹林生態園」,探索灣區濱海濕地修復與生態保護的新路徑。

紅樹林被譽為「海岸衛士」,既可防風消浪,又能淨化海水,還能為魚蝦鳥類提供棲息之所。其中,港人熟悉的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便攜手深圳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共同守護着一片生機勃勃的紅樹林濕地,每年有約10萬隻候鳥在此越冬或過境。

惠州市創新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紅樹林生態園」。圖為惠州一處紅樹林濕地。(受訪者供圖)

將紅樹林修復與生態文旅有機結合

在惠州市,通過持續推進萬畝級紅樹林建設項目,開展紅樹林營造修復項目12個,構建起萬畝連片的「海上森林」。同時,惠州通過先試先行,創新打造「紅樹林修復+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旅遊+濕地文化教育」為主題的粵港澳大灣區紅樹林生態園,將紅樹林修復與生態文旅有機結合,逐步改善考洲洋區域海洋生態環境,提升紅樹林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如今,惠州市考洲洋規劃的兩處紅樹林濕地公園已初具規模,往來遊客眾多。周邊漁民順利轉產轉業,搖身一變成為船夫,帶着遊客遊覽美麗的紅樹林風光。漁民切實享受到生態環境改善的益處後,也自發參與到紅樹林保護工作中,真正實現共治共享。」廣東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說。

廣東將紅樹林修復與生態文旅有機結合。圖為民眾參觀廣東的紅樹林。(方俊明攝)

國際重要濕地3處 省級重要濕地51處

廣東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廣東將符合條件的紅樹林濕地納入重要濕地,按照省級公益林補償最高標準給予紅樹林生態保護補償,利用「天空地」監測技術加強監管,採用遙感影像開展紅樹林核查,推動構建天空地一體保護、省市地多級聯動的高效能紅樹林保護監測網絡。

數據顯示,如今廣東全省有約60%的紅樹林被納入自然保護地、近95%的紅樹林被納入生態保護紅線,共建立以紅樹林為主要保護對象的國際重要濕地3處、國家重要濕地1處、省級重要濕地51處。截至目前,廣東省紅樹林面積已由1.06萬公頃提升至1.14萬公頃,成為世界上少數紅樹林面積增長的地區之一。

責任編輯: 孫佳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