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冬奧村。記者馬曉芳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馬曉芳 北京報道)‌2015年7月31日‌,北京、張家口攜手獲得2022年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舉辦權‌。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十周年之際,記者跟隨「北京冬奧會帶動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建設」採風團前往昔日冬奧場館,了解後冬奧時代場館的利用情況。在張家口崇禮冬奧村記者看到,來自各地的青少年們正在籃球場上激烈角逐,還有很多孩子在研學課堂上深入了解冬奧知識。據介紹,河北張家口市已完成冬奧場館23項適應性改造,實現戶外體育、娛樂消遣、會議接待等多項功能擴展,冬奧場館已常態化四季運營,後冬奧時代,冬奧場館將一年更比一年忙。

「北京冬奧會帶動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建設」專題展覽展出的京張冰雪場所。記者馬曉芳攝

距離2022年北京冬奧會已經過去三年時間,冬奧場館也開啟常態化四季運營。正值三伏酷暑,全國各地都「蒸悶」難耐,但是在張家口崇禮,記者卻感覺到無比涼爽愜意,果然是避暑優選地。冬奧村裏更是「人滿為患」,河北省青少年體教融合標杆縣(市、區)籃球比賽正在你爭我奪激烈比拚中。河北省體育局青少處一級調研員趙捷介紹,來自河北省 24 個體教融合標杆縣區的 630 名領隊、教練員及青少年運動員參加比賽,「對於這些同學們來說能到冬奧舉辦地來比賽是非常難得的,希望同學們在這裏感受到敢於拚搏的奧運精神,開闊視野不斷進步。」據了解,學生們不僅能夠在賽場上切磋球技,還可以參觀國家跳台滑雪中心、太子城遺址展館等標誌性冬奧場館,近距離觸摸冬奧文化、感受冰雪魅力。

張家口崇禮太子城遺址。記者馬曉芳攝
雪如意上眺望可見遠處雪道被綠色植被覆蓋。記者馬曉芳攝

盛夏細雨煙霧籠罩着曾經的冬奧賽場,蒼翠樹木掩映下一條條綠色雪道依稀可見。在張家口崇禮區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北京冬奧會帶動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建設」專題展覽正在舉行,展覽通過區域協同深化、體育場景營建、文化品牌塑造、品質旅遊發展四大板塊、45個典型案例和四組非遺展品,展示了《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建設規劃》2022年發布以來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的建設成果,展現了冬奧遺產對區域發展的帶動作用,彰顯京張兩地以北京冬奧會籌辦舉辦為契機推動區域發展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現場還設置了多個非遺展示區,吸引很多遊客駐足體驗。

張家口崇禮的「冰墩墩」和「雪融融」。記者馬曉芳攝

據了解,河北張家口已實施冬奧場館23項適應性改造,完成戶外體育、娛樂消遣、會議接待等多項功能擴展,冬奧場館已實現常態化四季運營。張家口市共建成萬龍、雲頂、太舞、富龍等滑雪場16家,擁有高中初級雪道241條,其中16條雪道通過國際雪聯標準賽道認證,雪場建設規模位居全國第一。張家口崇禮有6家雪場先後入圍「中國滑雪場十強」,2024-2025雪季各大雪場接待遊客523萬人次,同比增長18%。2022年冬奧會結束以來,張家口市承辦雪上國際專業賽事13項、國內專業賽事37項,舉辦196場3.54萬人次青少年體育培訓。

河北省青少年體教融合標杆縣(市、區)籃球比賽在張家口冬奧村進行。記者馬曉芳攝
責任編輯: 趙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