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在香港,有一群特別的年輕人,正透過「賽馬會鼓掌-創新教育歷程:耀眼之星」課程,勇敢追逐夢想。這個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的五年計劃,聯繫學校、培訓機構和業界,專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青少年打造,幫助他們掌握職場技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讓我們走進學員曾子鵬和黃樂天的故事,看看他們如何在課程中蛻變,綻放光芒。

曾子鵬(右)原本是一個內向、不善溝通的年輕人,課程不只教技術,更改變了他的性格。(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Sunny攝)

職前培訓班畢業生曾子鵬原本是一個內向、不善溝通的年輕人,但在課程中,他學會了撰寫履歷、應對面試,還掌握了IT行業的測試技能。課程不只教技術,更改變了他的性格。他現在就職於一間健康科技公司GOFA,負責品質保證(QA)工作,幫助公司發現產品問題,表現亦讓僱主刮目相看。

「在上課的途中,因為我自己本身就比較膽小,很多時候都需要和人溝通,慢慢地我的自信心都會變強,所以和同事或朋友會多些溝通,變主動了。」曾子鵬面對鏡頭時有點靦腆,但表達得很通順、邏輯清楚。「上課之前,很多時很多東西都裝作看不到,上課後發現原來我自己也有能力去做到,我就會選擇去做。」他說。

曾子鵬和同學用棉花糖及意粉搭建高塔的合作遊戲。(受訪者供圖)

曾子鵬還記得課程中最難忘的時刻,是和同學用棉花糖及意粉搭建高塔的合作遊戲。這不止培養了他的團隊精神,也讓他結識了三四位至今仍保持聯繫的朋友。

專注銀髮產業的健康科技公司GOFA首席執行官及創辦人鍾繼業(左)透過「耀眼之星」計劃認識了曾子鵬(右)。(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Sunny攝)

學員的加入不僅為公司帶來穩定貢獻,也讓僱主看到特殊需要學生的潛力。專注銀髮產業的健康科技公司GOFA首席執行官及創辦人鍾繼業透過「耀眼之星」計劃認識了曾子鵬,覺得他的經驗和表現很適合做技術部門的QA課程。因為QA需要重複性的動作工作,他學習的經驗符合這個要求。鍾繼業續指,「我們很成功地找到子鵬,做了我們的僱員,我覺得是很幸運的。」

鍾繼業相信,這樣的成功案例能鼓勵更多企業接納多元人才,讓職場更具包容性。他認為計劃對行業會有很大的影響,僱主也是幫助到人就業,這也是讓他覺得有回報的一件事。

商場機械人服務大使課程畢業生黃樂天(左)。(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Sunny攝)

另一位「耀眼」的學員是黃樂天,作為商場機械人服務大使課程畢業生的他對機械人充滿熱情,參加課程的初衷只是想了解編程,但收穫遠超預期。黃樂天自信地分享,因為自己本身就喜歡聊天,所以這方面反而沒有難度。

黃樂天說:「我已經對那些事物有一定的了解,原來處理起來對我來說也算是可以應付得到。」他在課程中學會了操作商場服務機械人,還掌握了客戶服務的技巧。從如何用對講機到應對顧客需求,他學會了靈活應變,這些技能讓他在課程中大放異彩。

「賽馬會鼓掌-創新教育歷程:耀眼之星」項目總監、青年會專業書院助理院長許玉博士。(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Sunny攝)

「賽馬會鼓掌-創新教育歷程:耀眼之星」項目總監、青年會專業書院助理院長許玉博士介紹,「耀眼之星」以簡單重複和配合多元教學方式去設計,讓學生根據自己學習的情況去學習,提升他們的信心和參與度。他們有很大的進步,包括可以獨立操作機械人,和客戶服務方面的表現大大提升。

「賽馬會鼓掌-創新教育歷程:耀眼之星」讓每一位學員成為閃耀的星星。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給予機會,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舞台上發光發熱。本周六(26日)會有「耀眼之星」計劃成果盛典,首屆「商場機械人服務大使」課程頒獎儀式暨同樂日,歡迎有興趣的人士參與。期待香港未來有更多類似的活動,令社會變得更包容、更美好!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Kelly報道;視頻攝製:Sunny、Kelly)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