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平理

上周末颱風「韋帕」吹襲香港期間,一艘觀光船「海龍明珠號」撞向西區招商局碼頭,險象橫生。事後海事處派員登船調查,表示會檢控船東。據了解,該艘觀光船長期停泊在海中心錨地,是次觀光船「甩錨」撞向碼頭,突出海港隱患,特區政府除了徹查事故原因,還須檢視閑置船隻巡查與管理,確保錨地安全及獲得善用。

不少老一輩香港市民都記得,50多年前「佛山輪」在風暴斷錨鏈後在大嶼山附近海域沉沒,造成數十名數員死亡的事故。是次「海龍明珠號」在天文台懸掛十號風球期間脫離錨地,在驚濤駭浪下隨水漂流,撞向招商局碼頭,出事時的電視畫面一度令人擔心悲劇會重演。幸好,當時碼頭沒有其他船隻,並未殃及池魚,船內也沒有人傷亡,實在是不幸中之大幸。

不過,一時的幸運並不是把事故拋諸腦後的理由。據媒體報道,「海龍明珠號」在疫情後長期停泊在海中心,有人形容此船如同「海上垃圾」。颱風襲港期間,該船並沒有開進避風塘或碼頭避風,是船公司當時的決定,還是該船根本無人理會,目前尚未有進一步消息證實。

根據海事處發表的《香港港口統計年報2024》,現時全港有243艘閑置船隻。根據法例,如要閑置船隻,船主須申領《申請閑置船隻允許書》以及申請閑置泊位,並須定期續期。「海龍明珠號」事故雖沒有做成嚴重生命財產損失,但突出的隱患特別明顯,警惕本港水域航行安全。有關部門處理事故的重點,第一應是了解船隻如屬閑置,船公司有沒有依循法規申請閑置船隻許可;第二是了解船隻機件和結構在長期停泊期間有沒有得到良好保養,沒有沉沒或失控的隱患;第三是船隻有沒有按法律規定,在風暴前做好繫穩措施。特區政府也應詳細研究本港水域內各錨地在惡劣天氣期間的安全性,研究將來是否需要在颱風襲港前作出特別安排,要求船隻駛往其他安全地方臨時停泊暫避風暴,做好嚴密監控和管理,避免無人操作的船隻成為「海上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