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芷珊)民建聯政策倡議委員會及癌症策略關注組今日(21日)舉行圓桌會議,邀請各界專家就「低空醫療配送及遠程醫療」、「AI 如何應用在肺癌及乳癌篩查」、「癌症治療研究在本地的應用情況」、「先進療法在罕見病治療方面展現突破潛力」4個主題交流,共同推動創科與醫療的結合。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李立業醫生表示,為響應政府自2017/18年度提出將香港發展成為「智慧城市」的計劃,醫管局持續推進為智慧醫院第二階段開發和創新的資訊科技平台,配合智慧醫療、智慧醫院支援和智慧醫院管理措施的創新方案和技術,並融合一系列先進的資訊科技、數碼科技和人工智能基建以支援智慧醫療,並透過服務自動化、數碼化方案和機械人技術,提升營運效率。

在智慧醫療發展方面,醫管局門診現已設置自動血壓測量儀器,雖然這並非全新技術,但測量數據能即時傳輸至生命體徵系統(e-Vital),電子床頭顯示板「智能屏」則取代傳統的「塞身體卡」,提供更彈性的操作方式。同時,數碼化心電圖也全面實現無紙化。病人還能透過自助系統預約抽血及X光檢查服務,而彈性預約安排亦已整合至不同系統,病人可透過櫃檯或者直接向醫生預約。

在智慧醫院支援及管理方面,醫管局引入多項措施優化服務流程。輪候管理系統結合一站式電子服務站,讓門診病人能透過流動應用程式HAgo處理排隊及繳費事宜。智慧機械人則廣泛應用於清潔及物資搬運工作,減輕前線人員負擔。此外,醫院指揮中心全面監控病人從入院至出院的流程,包括非緊急車輛調度及出院時間安排,確保資源有效運用。李立業說,醫管局致力縮短病人等候時間,目標讓病人一小時內看診、兩小時內取藥,同時服務站安排義工及病人服務大使協助,以及推出境內藥物配送服務,每次收費65元。

中國移動香港有限公司政企客戶部顧問專家梁國錕續指,該公司也聯同醫管局和該公司已與醫管局及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合作,計劃在香港推出低空醫療配送服務。無人機具備全天候運作優勢,能進行日夜不間斷的飛行任務,而且院方人員僅需在醫院天台或公共區域設置4x4米的飛行器設備,以及將待送藥物裝載至無人機後,再透過專用應用程式或通訊群組提醒接收單位。其後相關工作人員遠程下達指令,無人機即依預設航線自動飛行。抵達目的地後,由院方人員取貨並進行雙重驗收。全程無需外部物流人員介入,既提升安全性也降低耗損率。

此外,該服務整合了醫管局遙距醫療系統,醫生遠程診斷開立處方後,藥品可立即由無人機運送至鄉村村公所,由關愛隊或醫療輔助隊成員協助簽收,運作模式類似於美團快遞櫃的智能配送服務。另外,布袋澳居民前往將軍澳醫院就診和取藥,路途遠且易受擁堵影響,對長者和行動不便人士極為不易,因此計劃在將軍澳醫院和靈實醫院、將軍澳醫院和布袋澳村之間開闢兩條航線,利用無人機縮短運輸時間,使當地居民、長者更方便地取得醫療及藥物支持。同時引入無人機物流控溫箱技術,確保在各種氣候條件下保障藥品及樣本的品質,屆時將軍澳醫院至靈實醫院、將軍澳醫院至布袋澳村行程距離,分別由陸運的15分鐘及20分鐘,縮短至空運的5分鐘和9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