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平理
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開工儀式7月19日上午在西藏自治區林芝市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出席開工儀式,並宣布工程正式開工。這項世紀工程具有保障能源安全、刺激經濟、促進區域合作等多重意義,更彰顯中國能夠集中精力辧大事,實實在在提升綜合實力,淡定應對外部不確定性。
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主要採取截彎取直、隧洞引水的開發方式,建設5座梯級電站,總投資約1.2萬億元,是三峽工程總投資的6倍,年發電量將達到3000億千瓦時,相當於「再造3個三峽」。被形容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水電工程」。工程電力以外送消納為主,兼顧西藏本地自用需求。
有分析指出,工程具有三大重要意義:一是充分利用雅魯藏布江豐富的水力資源,提供巨量的清潔能量,減少中國對石油天然氣等進口能源的依賴,增強能源自給穩定性;二是工程龐大投資,拉動一系列產業活躍,創造大量就業職位,不僅刺激西藏發展,西南的四川、雲南等省市也受恵;三是工程電力外送,不僅為華中、華東等國內省市經濟發展提供電力支撐,而且幫助緬甸、孟加拉等鄰近國家改善供電問題,增進中國與相關國家的互利合作,構建命運共同體。
更要看到,這項工程難度極高。一是地質條件極為複雜。雅魯藏布江下游處在印度洋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帶,地震烈度高達9度,工程需要扛得住9度地震區以上才達標;二是如果電力從西藏輸送到華東,需要建設4000公里的特高壓線路,在高海拔、強降雨環境下精準施工這項工程,難度極大。還有,雅魯藏布江下游的墨脫水電站,是在50公里河道內用2000米的天然落差,建造全球最高的混凝土壩體。僅砂石骨料需求量就超過1.5億噸。工程複雜度對於任何國家來說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中國迎難而力,經過深思熟慮投資、興建這項世紀工程,不僅體現「基建狂魔」的過硬實力,更顯示中國有信心、有能力保持充足發展動力,引領世界穩步前行。
7月15日,天舟九號貨運飛船功對接於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後向端口。交會對接完成後,天舟九號將轉入組合體飛行段。
形成對比的是,美國近年推進空間站商業化,準備讓國際空間站脫離軌道,並讓美國企業開發的空間站取而代之。但外界普遍擔心這一想法會步美國航天飛機計畫的後塵,不斷出現延誤,屆時中國的「天宮」或將成為全球唯一擁有空間站的國家。
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大幅削減多項公共開支,其中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科研預算,將從現時的73.3億美元削減近半。
環顧世界,唯有中國大手筆投資、推進大型基礎建設、航天科技工程,這些都是功在當下、利在千秋的大計,中國的綜合實力必然與日俱增,面對關稅戰、貿易戰,更加從容以對、巍然不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