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促進跨省貿易,對抗美國關稅戰。 成小智 攝

香港文匯報訊 (特約記者 成小智 多倫多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從8月起對加拿大徵收35%進口關稅,加拿大總理卡尼承諾實現貿易夥伴多元化及消除省際貿易壁壘,藉此減輕過度倚賴美國出口市場。不過,專家指出消除省際貿易壁壘不是「神奇魔杖」,不可能迅速帶來2,000億加元(約1.14萬億港元)經濟利益。

加拿大聯邦政府取消了《自由貿易協定》中全部53項可能阻礙省際貿易的聯邦條款,大多數與聯邦採購規則有關。根據研究智庫「加拿大政策選擇中心」發布的報告指出,政府公開宣稱增加省際貿易產生巨大經濟利益只是「做騷」,並指出幾乎所有商品、服務和投資都自由地跨省流轉。聯邦政府先前引用卡爾加里大學經濟學教授湯姆貝的報告,當中聲稱加拿大可憑取消省際貿易壁壘增加2,000億加元經濟利益,但政策選擇中心指出這種對策根本無法彌補美國關稅的損害,且經濟收益可能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才能實現。

其他國家無法取代美國

另一方面,加拿大企業正加強與美國以外國家進行貿易,盡量減少美國關稅對經濟造成的損害,但經濟學者認為,加拿大推動貿易多元化存有局限。出口發展局首席經濟學者伯格曼表示,貿易多元化是一件好事,但這絕不能取代加拿大對美國的貿易。統計局數據顯示,加拿大今年5月輸往英國、歐盟、澳洲、新加坡、日本和印尼的出口量較去年同期增加,其中加拿大對英國的黃金出口額按年激增473%,但英國是全球黃金貿易主要樞紐,通常會在國際危機時期激增黃金進口,當美國關稅戰紓緩後,出口額可能下降。

儘管一些國家與加拿大的貿易大幅增長,但沒有一個國家佔加拿大出口的10%,反映出加拿大仍須極度倚賴美國。加拿大5月對美國出口額降至439.3億加元(約2,512億港元),較去年同期減少76.8億加元(約439億港元)。同期加拿大對世界其他地區的出口增長57億加元(約326億港元),但不足以彌補對美國出口下跌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