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王思佳)東亞足球錦標賽(東亞盃)已經曲終人散,不過賽事遭遇「冷風」上座率低的問題,卻值得有意推廣應援經濟的香港反思。比起世界盃及亞洲盃等賽事,東亞盃的重要性無疑較低,但曾藉2002年世界盃帶動兆元經濟奇蹟的韓國,主場出擊場均竟不足萬人入場,難免叫人失望。當地媒體將反應差歸咎到工作日比賽、交通配套不足等。但記者走訪當地發現,主辦方宣傳嚴重缺位、球星效應流失等,加上韓國足總近年爭議不斷,才是東亞盃上座率低的主因,証明足球應援經濟要持續穩定發展,不能寄望一、兩次的「盛事」去支撐,唯有政府、足總、球員以至球迷多方面的長期配合,才能成就真正的體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