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翠媚)港銀不良貸款率上升,傳有部分銀行近期已與諮詢公司接觸,就設立特殊目的實體處置壞帳進行初步討論,當中包括研設「壞帳銀行」。金管局今日傍晚澄清指,無意設立傳聞中的「壞帳銀行」,據了解相關銀行亦無此計劃。

金管局又指,一直要求銀行審慎管理信貸風險,整體而言,港銀資產負債表健康,信貸風險可控,撥備充足,銀行信貸撥備覆蓋率超過140%,盈利良好,故當局認為相關傳聞並無根據。

金管局最新季報顯示,截至首季末,本港銀行業特定分類貸款比率為1.98%,按季升0.02個百分點,為2015年第四季有紀錄以來次高。金管局亦在季報指出,雖然銀行業整體資產質素在今年第一季略為轉差,特定分類貸款比率輕微上升,但銀行體系的資產質素可控。

彭博昨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包括恒生銀行(0011)和交通銀行(3328)在內的金融機構近期已與諮詢公司接觸,就設立特殊目的實體處置壞帳進行初步討論,其中一種方案仿效內地的做法,成立不良資產管理公司,或有助銀行收回部分貸款,但該構想最終能否獲得業界與監管機構接納仍是未知之數。

熟悉本地金融經濟的渣打大中華及北亞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恒亦認為,港銀壞賬率未誇張到要成立「壞賬銀行」以作出處置,籲市民無需擔心銀行整體呆壞賬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