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曾業俊)市傳國家考慮未來在香港推出離岸人民幣穩定幣,華夏基金(香港)行政總裁甘添表示,該行是次推出「人民幣數字貨幣基金」正正是從金融市場和金融產品層面為此做好準備,相信一旦政策落地,華夏香港的數字貨幣基金將是首支可以承接穩定幣生息資產的金融工具。事實上,穩定幣的應用已滲透到很多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日常生活中,已非純粹應用在虛擬資產的交易上;相信區塊鏈技術加上智能合約,將為國際貿易清算結算帶來顛覆性變革,最有可能的使用場景是在跨境金融結算及貿易服務鏈結算,初期主要應用在跨境貿易方面。
甘添續指,該行的中長期目標是希望代幣化金融產品可以用三種貨幣形態來認購及贖回。第一是穩定幣,第二是法幣,第三是希望未來代幣化存款也可以買入或贖回。一旦今年年底特區政府批准了港元穩定幣,該行推出的代幣化港元貨基就可以直接承接,讓穩定幣發行人可以有生息工具幫助推廣穩定幣的應用。他補充,穩定幣本身像黃金一樣是不會生息,因此需要對應的金融產品解決此問題。
他又指,在現有監管下,「人民幣數字貨幣基金」只能在香港及境外市場銷售。特區政府致力發展離岸人民幣(CNH)市場,目前本港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約有1萬億元人民幣,預計中長期5年內有機會發展至逾5萬億元人民幣。假如離岸人民幣國際化發展順利,一旦離岸人民幣穩定幣政策獲許可落地,華夏香港推出的代幣化人民幣貨基將成為目前市場上唯一可以解決穩定幣生息的工具。
甘添補充,該行的終極目標是代幣化貨幣基金可以做到「7天24小時」實時結算,並探索在二級市場自由交易。他解釋,實時結算需要整個生態內每個環節都達到一定的技術水平,並滿足公司內部的合規風控要求,亦要得到監管機構首肯才能達到,因此目前仍未能做到實時結算。但他強調,這是該行的發展方向,「希望早一天能夠達到」。
對於《穩定幣條例》生效帶來的機遇,甘添認為區塊鏈和智能合約這些Web 3技術將顛覆整個現代金融體系,預料未來3至5年將產生全新的機會,每個子行業,包括資產管理、分銷、託管、甚至清算結算、律師、審計等等,都會出現全新的變化。華夏香港作為資產管理公司,最初把最簡單、最穩健的3個RWA項目,亦即這些零售公募基金以貨基形式推出,就是為了讓市場能夠慢慢熟悉這些金融資產工具。未來,該行一定會滲透到代幣化的債券基金、代幣化的股票基金,甚至是代幣化的私募股權基金。
問及穩定幣和數字人民幣(e-CNY)在跨境支付場景中的協同作用,甘添引述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早前言論表示,未來的人民幣國際化仍是以e-CNY為主,惟穩定幣是現時世界主流,美國亦已開始推行相關政策,相信穩定幣和e-CNY可以相輔相成。香港推動穩定幣和e-CNY協同方面擁有獨特優勢,特區政府的Web 3政策已從虛擬貨幣及虛擬資產,發展到RWA對零售端的金融資產落戶,再到傳統銀行在此方面的清算結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