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平理

第35屆香港書展於本月16日至22日在灣仔會議展覽中心隆重舉行,一連七天,人頭攢動,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亞洲文壇的焦點盛事,充分彰顯了香港作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的獨特魅力與深厚底蘊。書展的歷史悠久,也充分突顯香港出版自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的優勢。另外,香港亦有很多品牌展覽,特區政府和業界要用好這些展覽,發展配套的旅遊產業,從而做大市場、搞活經濟。

香港書展擁有一批忠實粉絲,其影響力更輻射至周邊地區。本屆書展為慶祝35周年,主辦方精心策劃多項精彩活動與優惠,吸引眾多讀者,例如1990年出生市民免費入場,推出限量「三五知己」套票等。這些舉措既拉近了書展與市民的距離,又體現了人文關懷,吸引更多人走進書展,感受文化的魅力。

香港書展的包容性極高,文化及思想多元,吸引不同國家地區的出版社參展。今年以「飲食文化.未來生活」為年度主題,場內場外舉辦超過620項文化活動,邀請多位重量級作家與書迷交流,探討文字背後的文化風情、生活態度以及未來科技孕育的新飲食文化等。這種多元文化的碰撞與交流,不僅豐富了讀者的精神世界,也為香港的文化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書展的火爆,也帶動了香港旅遊產業的發展。大批内地和海外書迷雲集香港,其中不乏內地書迷專程來港參展。書商積極推出針對性服務,例如商務印書館與廣州書店合作,組織專車從廣州直達書展,為部分內地讀者提供專屬購書折扣。這不僅方便了內地書迷,也促進了香港與內地的文化交流和經濟合作。

香港書展的成功,離不開香港的出版自由。立法會議員顏汶羽表示,香港出版非常自由,只要是不違法的內容都可以在香港出書,吸引更多作者來港出版。這種自由的出版環境,為文化的繁榮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使得香港書展能夠匯聚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作品,成為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香港書展不僅是一場文化普及盛宴,更是香港的一張亮麗名片,展示了香港的文化魅力、出版自由和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的地位。期待香港書展能夠繼續發揚光大,吸引更多人參與,為香港的文化發展和經濟繁榮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