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地學生共同參與非遺文化體驗課程,親手製作傳統手綉布老虎。(實習記者師穎欣 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丁春麗 實習記者 師穎欣)日前,保良局朱敬文中學40名學生、8位老師共同參加了中電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電」)在山東推出的「新質探源之旅」計劃,走訪濟南、曲阜、泰安、濰坊等地,感受魯港情誼交融,體驗國家歷史文化底蘊與能源新質生產力脈動。

港生探訪曲阜儒家文化聖地,體驗傳統拜師禮。(中電供圖)

港生參訪了曲阜孔廟、顏廟,體驗了傳統拜師禮,於尼山聖境觀賞3D全息禮樂表演,感受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創新融合。他們登臨五嶽之首泰山,實地考察世界雙遺產保護現狀,感悟古代帝王封禪文化。通過登山活動,港生們不僅領略齊魯大地壯美山河,還為自己未來學習以及職業定下目標,在壯麗山河間思考未來。在濰坊,港生還參加了「歷史的回聲·青春的力量」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活動,緬懷歷史,深化家國情懷。中四的柯緣熙同學對儒家文化和泰山文化印象深刻,通過親身體驗,她了解到中華文明的偉大之處。

參訪姊妹學校濟南第一中學時,40位港生與40位內地同學一一「結對」組成限定夥伴,共同體驗校園生活,參與非遺工坊親手製作傳統手綉布老虎,練習太極拳。中二學生何梓銘覺得布老虎製作非常有趣,這項非遺可以親手製作、全程參與,是在香港沒有過的新奇體驗。他還和結對同伴交換了聯繫方式,也希望未來可以增加這樣的機會,與更多內地同學對話交流、增進友誼。

保良局朱敬文中學校長趙文浩表示,學習文化最好的方法就是和當地人深入交流,他認為港生與山東同學的融洽互動正是「國民教育最生動的體現」。

港生參觀中電萊蕪風場。(中電供圖)

港生們還參觀了中電萊蕪風場,近距離了解風場如何利用當地豐富的風資源生產零碳的風電,通過風力發電技術助力國家「雙碳」目標。走進中電鄉村振興示範項目,萊蕪馬杓灣村史館,港生體驗傳統文化保護與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創新實踐。

「新質探源之旅」旨在通過帶領港生赴山東遊學,探索中華文明根脈與能源科技前沿。據中華電力企業發展總裁莊偉茵介紹,愛國主義教育2023年納入香港國民教育體系,中電希望通過「新質探源之旅」,能夠幫助香港年輕一代深入了解祖國歷史文化和發展成就,增強對國家和民族的歸屬感、自豪感。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