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新媒體製作)

拍攝: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剪輯:香港文匯報記者田至韌、胡恬恬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芷珊)喇沙書院的陳博軒同學在文憑試中表現卓越,除了4科必修科目外,於物理、化學、生物及M2等七科取得5**佳績。面對這份殊榮,他坦言感到意外:「非常驚喜。」他謙虛表示小學至初中成績僅屬中上,高中選修適合科目後,投入更多心思才逐步提升。他又稱,自己從小學到初中階段的成績僅屬中上水平,直到高中選修適合的科目後,才透過加倍努力逐步提升學業表現。

談及讀書心得,陳博軒認為關鍵在於透徹理解課程內容。他強調在備課階段就要完全掌握知識要點,這樣在溫習或應考時才能清楚辨識自己的不足之處,進而作出針對性的改進。回憶備考時光,最令他難忘的是與同學們並肩作戰的點滴:「要做好多卷,當時有好大壓力,但係我選擇跟同學同埋師兄去溝通。如果冇佢地支持,可能做完會很辛苦,捱唔到落去。」

問及到升學計劃,陳博軒透露自己打算在香港入讀醫科,即使外國大學有它的好處,自己比較適應本地環境,而且本地升學不會與家人朋友相隔太遠,畢業後可以到本地公立醫院工作,但暫未決定好選擇哪一間大學,「中大同港大兩間醫學院都有佢哋嘅優勢,我兩間都參觀過。其實係教學方面同埋設施上,我覺得好難作出決定,都是睇其他同學或者問師長師兄嘅意見,再作出決定。」除了學業表現,陳博軒曾擔任學生會成員,參與籌辦各類活動。

問及從醫的初衷,陳博軒表示源於對科學的熱愛:「之前參觀醫學院時,近距離觀察醫生和醫學生的工作情況,特別是對外科手術使用的機械臂技術產生濃厚興趣。我認為直接參與外科手術工作最能激發我的熱情。」對於香港計劃興建第三間醫學院,他持正面態度:「會提供更多醫學學額,培養更多醫生,對社會整體醫療發展係很好嘅事。」

超級狀元陳博軒(左) 、狀元王綽裕(右)(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此外,陳博軒向傳媒表示,心情仍然忐忑,從未想過做「超級狀元」,每當溫書有壓力時,會透過游水、跑步以紓解壓力,又會聽歌、打機,放鬆心情,他對科學有興趣,期望能利用興趣幫助別人,計劃留港修讀醫科。他人生的座右銘是已故武打巨星李小龍的「Be water」,認為做人要彈性點,不能只有讀書,亦要發掘其他興趣,以及透過自己的能力服務學校及社群。

至於陳博軒的同學王綽裕,以6科5**及中文5*亮麗成績,展現文理兼優的實力成為狀元。與同班同學陳博軒一樣,他也將目光投向了醫學院。王綽裕的行醫夢源於兒時的一位醫生朋友,這位醫生與病患家庭之間的溫暖互動,讓他深受感動,自小便立志成為一名懸壺濟世的良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