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殷考玲)政府銳意拓展新型工業,以增加香港的產業多元化,香港工業總會今天公布《香港製造:新型工業化策略》研究報告指出,香港工業佔2023年本地生產總值(GDP)4.4%,與工業相關的生產性服務業佔16.2%,凸顯工業及上下游產業在本港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工總主席莊子雄指出,新型工業已成為本港工業的核心動力,既是香港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也支撐著包括研發、物流、專業服務在內的生產性服務業。該報告又提出七大政策倡議,建議政府盡快制定新型工業發展策略,包括聚焦發展高端製造業,同時確保配備充足的人才與資源,以配合產業發展需求。

莊子雄期望政府考慮報告的建議,早日制定新型工業中長期發展方案,大力發展高端製造業,如先進材料及電子科技、大健康產業、食品科技及食品加工、綠色科技等策略性行業,從而鞏固傳統優勢產業並實現經濟多元化發展。

該研究由工總委託香港大學經管學院香港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進行,該報告指出,發現大多數受訪港資工業企業均重視研發投入,46.4%受訪企業預期去年研發投入佔總營收5%或以上,67.5%受訪企業預期佔3%或以上。與2019年相比,45.3%受訪企業預期去年的研發投入有所增加。

港大經管學院副院長(對外事務)、香港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副總監鄧希煒表示,受訪港資工業企業重視研發投入,近半表示去年研發投入佔總營收之比達到5%或以上。此外,有81%受訪企業看好東南亞的投資趨勢,反映港資工業企業或將持續推進『中國+N』的供應鏈布局。鄧希煒又表示,綜觀新加坡及瑞士等發達經濟體,當地新型工業的發展已取得卓越成就,他認為政府可向成功地區取經,並結合香港獨有優勢,大力參與全球供應鏈重組過程及國內企業出海浪潮,從而推動新型工業及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

該報告同時就本港新型工業發展未來路向作出七大政策倡議,分別為發展高端製造業、打造工業及生產性服務業人才庫及塑造以創新驅動的工業文化、為新型工業企業提供發展誘因、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行政效率、建立「品牌•香港」及支援港商開拓銷售市場、促進區域產業融合、完善統計方法及反映香港工業最新發展情況。

工總主席莊子雄(左四)、港大經管學院副院長(對外事務)、香港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副總監鄧希煒(右一)圖片來源: 工總

工總今天發表《香港製造:新型工業化策略》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