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郭若溪)深圳機器人應用場景再上新,7月14日,全球首例機器人自主搭乘地鐵配送貨在深圳落地。在深圳地鐵2號線灣廈站,一個北極燕鷗卡通形象機器人自己搭乘地鐵,自主規劃最優線路,為地鐵站內的7-Eleven便利店送貨上門,搭乘地鐵「上崗」打工。乘客經過時它會退後避讓,到達站台也會耐心等待,模樣十分乖巧,讓乘坐地鐵的市民乘客覺得驚訝又有趣。
據悉,這是深鐵集團與萬科合作運營的「軌道交通+機器人配送」項目測試,利用地鐵客流運輸的平峰時段完成軌道交通零售門店的末端配送。據介紹,7-Eleven便利店只需通過專用App下單,由工作人員完成商品裝配後,機器人便能自動規劃最優行進路線,自主將貨物送往指定門店,科技感與未來感十足。

記者了解到,這也是全球首例由機器人自主搭乘地鐵完成配送貨服務。機器人與其使用的智能調度系統均由萬科旗下萬緯物流集成研發。項目目前處於測試階段,會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優化。
這樣的場景出現在深圳,並非偶然——工信部相關數據顯示,深圳工業機器人產量約佔全國20%,服務機器人產能約佔全球60%,同時也創造了全球最豐富的機器人應用場景:在比亞迪生產線,在醫院診療現場,在街道巡邏執勤……此次,深圳地鐵再次「上新」萬科配送機器人,讓越來越多深圳人在可感可知的生活日常體會到了科技城市的魅力。

地鐵2號線灣廈站7-Eleven便利店店長,全程體驗了機器人配送服務,對這項技術的應用前景感到興奮。「過去,門店貨物主要依靠地面交通配送,不但停車難,還經常遭遇早高峰大客流,配送的時間和人力成本居高不下。」店長表示:「如果能夠全面應用萬緯物流機器人,解決『最後一公里』配送,企業將實現大幅降本增效。」
萬緯物流負責人介紹,這款機器人集合了AI調度算法、全景激光雷達、機械底盤等多個軟硬件技術。其中,萬緯物流獨立研發的智能調度系統作為「大腦」,能根據服務門店的每日訂單情況、門店具體位置、配送時間要求以及地鐵運力等信息進行智能規劃,實現多機器人、多門店情況下的全域最優路徑配送;全景激光雷達好比「眼睛」,對站內地圖進行全景建模,讓機器人不迷路;底盤機械結構和控制系統則是「骨骼和運動神經」,讓機器人實現自主乘坐電梯進出站台、自主乘坐地鐵列車、自主識別列車到站等功能。
根據測算,41台這樣的配送機器人即可覆蓋目前7-Eleven在深圳地鐵所有門店的旺季配送需求。隨着項目推廣應用,將顯著提高地鐵平峰時段運力資源利用率和地鐵商舖物流配送效率,並降低配送成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