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李暢 北京報道)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鄒瀾14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主要發達經濟體處於降息周期,市場對美聯儲重啟降息的預期升溫,中美貨幣政策周期的錯位將得到改善,中美利差趨於收窄。他表示,中國不尋求通過匯率貶值獲取國際競爭優勢。人民銀行將繼續堅持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保持匯率彈性,同時強化預期引導,防範匯率超調風險,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

鄒瀾表示,各方面對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變化非常關注,近期美國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物價水平仍然高於美聯儲的目標水平,關稅政策進一步增加了美國通脹走勢的不確定性,影響美聯儲降息節奏,美元指數、美債收益率波動的加大,對全球金融市場都產生了一定的溢出效應。
「相比較而言,中國金融市場展現出較強韌性,運行總體平穩」,鄒瀾說,人民幣對美元匯率4月初有所波動,隨後很快企穩。特別是5月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發布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雙向浮動,穩定運行在7.2元下方。
鄒瀾指出,影響匯率的因素是多元的,比如經濟增長、貨幣政策、金融市場、地緣政治、風險事件等。當前,美元走勢仍然有不確定性,但中國國內基本面持續向好,人民幣匯率保持雙向浮動、基本穩定具有堅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
木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