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7月,中國多地迎來高溫天氣,而位於內蒙古東北部的阿爾山市卻以22℃的盛夏均溫,吸引各地遊客。阿爾山位於興安盟西北部,綠色植被覆蓋率達95%,大氣環境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高達99%,是中國氣候生態市,被譽為「中國天然氧吧」。
夏季舒適天數超90天
近日,2025避暑氣候旅遊發展大會發布阿爾山溫泉度假指數:2024年阿爾山溫泉度假指數達154.93點,較2023年增長7.20%,較2020年增長54.93%。興安盟氣象局通過精細化氣候資源評估,確定阿爾山為「夏季舒適天數超90天」的優質避暑帶。
從鹿角灣營地賞星空,到哈拉哈河畔激情漂流,再到白狼鎮體驗非遺手作,阿爾山多元化的生態旅遊產品,為遊客帶來豐富的體驗。「這裏沒有黏膩的暑氣。山間徐徐吹來的清爽微風,裹着花草的清香,特別舒服。」來自上海的遊客李欣躺在林間的帳篷裏說,「我想住一整個夏天。」
近年來,阿爾山依託得天獨厚的氣候資源發展「清涼經濟」。2025年上半年,該市共計接待遊客213.51萬人次,同比增長11.6%;實現旅遊收入26.8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47%。
廣袤的森林宛如巨大的生態空調,調節着溫度與濕度。晴天時,藍天白雲相伴,陽光溫婉;雨天裏,雲霧繚繞山間,如夢似幻。
馬背上追落日 篝火旁數星星
來自肯尼亞的留學生加爾卡利用假期和同學從北京來到阿爾山,「漫步在林間小道,每一次呼吸,負氧離子都在給我的肺部做深度SPA」。加爾卡告訴記者,「我們已經在阿爾山生活了一周,每天被鳥鳴叫醒,被溫泉治癒,在馬背上追落日,在篝火旁數星星……太愜意了。」
當地結合氣象數據打造旅遊線路,讓遊客在阿爾山實現「天然氧吧+清涼夏日」,帶動周邊200餘家民宿、農家樂形成集群效應。
漫步雅舍民宿的老闆劉冬從6月中旬起就沒閒着,「無論是家庭房還是標準間,都需要提前預訂,而且今年好多遊客一住就是很長時間」。常住遊客變多了,大家都成了朋友。劉冬在民宿大廳裏設置茶台和咖啡間,遊客們可以在這裏免費品茶、喝咖啡。
近期,中國氣象局發布16條中國暑期避暑旅遊路線,涵蓋21個省份的60多個城市,其中包括內蒙古「草原天路·北疆穿行」路線在內的多條當地特色資源路線入選。 ●中新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