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音樂劇《大狀王》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演出。西九文化區管理局供圖

(香港文匯網記者馬靜 北京報道)由西九文化區委約、與香港話劇團聯合主辦及製作,並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北京辦事處(香港駐京辦)支持的原創粵語音樂劇《大狀王》,於7月11日起,一連十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隆重呈現。音樂劇首映之後即獲得廣泛好評,有觀眾對記者表示,儘管是粵語演出,但是演員們精湛的演技,特別是融匯粵劇、搖滾等多種元素的音樂風格都值得讚嘆。

原創音樂劇《大狀王》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演出。西九文化區管理局供圖

《大狀王》以清代廣東為時代背景,講述了原本助紂為虐、多行不義的狀師方唐鏡,在厲鬼阿細的引導下,逐漸從憎恨走向原諒、從邪惡回歸正途的故事。《大狀王》音樂創作展現了多元風格,糅合粵劇、童謠、圓舞曲、古典樂、1920年代百老匯音樂,還有抒情歌、搖滾樂、流行民謠及佛教音樂等,既融合古今中外的文化精粹,又凸顯香港音樂劇的獨特魅力。

原創音樂劇《大狀王》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演出。西九文化區管理局供圖

《大狀王》雲集香港頂尖音樂劇團隊,由高世章作曲及擔任音樂總監、岑偉宗作詞、張飛帆編劇、方俊傑導演、林俊浩任編排導演及編舞,並由黃逸君任舞台美學指導。知名演員劉守正、鄭君熾、丁彤欣以及新成員梁仲恒、袁浩楊及陳書昕等擔綱演出。該劇自2022年首演以來,一直贏得廣泛好評,叫好叫座,至今在內地與香港奪得近30個獎項,更入選國家藝術基金2025年度傳播交流推廣項目。

原創音樂劇《大狀王》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演出。西九文化區管理局供圖

雖然該劇以粵語方言為表現形式,但仍獲得內地觀眾好評與讚譽。觀眾陶女士告訴記者,音樂劇裏有很多內地觀眾熟悉的粵劇、老港片中的配樂以及童謠,大家都很熟悉的童謠「月光光,照地堂」也在劇中出現。「整個演出呈現出香港藝術家的精湛演技,我家孩子看完演出一直都在哼唱演出中的曲調。」

香港駐京辦副主任阮慧賢表示,香港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國際都市,以其獨特的多元文化成為連接東西方藝術的橋樑。西九文化區是全球最具規模的文化項目之一,每年傾力製作和上演逾千場世界級展覽、表演、文化節目和活動,推動文化藝術的發展。而香港話劇團於1977年創立,是香港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專業劇團,其創作不斷推陳出新,體現香港獨特的文化特色,共同鞏固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阮慧賢指出,香港特區政府鼓勵業界參與申報《國家藝術基金》,文化體育及旅遊局並設立專款,資助入圍的香港項目到內地及海外交流,發揚中華文化,傳播好中國聲音,說好香港故事。

據悉,香港駐京辦支持的文化活動接踵而來:香港藝術節委約、中法共創奇幻劇《海底兩萬里》正在北京藝術中心演出;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雪落下的聲音》將在第七屆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亮相;香港歌劇院將赴新疆阿勒泰演出;香港中樂團及香港天籟敦煌樂團參與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至於今年迎來三十五周年的亞洲青年管弦樂團,將於8月初在天津茱莉亞學院及北京國家大劇院舉辦音樂會。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