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梓田)比特幣(BTC)今日價格創下11.8萬美元的歷史新高,引發了全球加密市場的廣泛關注。同時,以太坊(ETH)也不甘示弱,7月10日晚間一度突破3,000美元大關,進一步鞏固了市場多頭的主導地位。HashKey Group首席分析師丁肇飛表示,此次比特幣價格觸及11.8萬美元的新高,根本原因在於多方面利好的疊加效應,包括長期持有者(HODLer)佔據市場主導地位且比例持續上升、數字貨幣的相關政策預期逐步落地以及穩定幣的合規化進程。
首先,市場在5月至6月間經歷了充分的盤整和蓄勢,這爲後續的上漲積累了強大的動能,突破關鍵阻力位成爲大概率事件。隨着價格突破關鍵阻力位,市場情緒被進一步點燃,買盤力量顯著增強。尤其是長期持有者(HODLer)佔據市場主導地位且比例持續上升,使得市場籌碼鎖定度高,拋壓相對較小,爲價格上漲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政策層面的利好進一步提升了市場信心。近期國際社會關於數字貨幣的相關政策預期逐步落地,消除了市場的不確定性,提振市場信心,吸引更多資金流入。另外,「大而美法案」的通過進一步刺激了全球投資者對高風險資產的追逐熱情,比特幣作爲數字資產領域的龍頭,成爲資本競相追捧的對象。
此外,穩定幣的合規化進程也爲加密市場帶來深層影響,全球範圍的穩定幣合規化趨勢不僅會吸引更多「準美元」資金涌入,還將進一步強化以比特幣等核心資產的避險和價值儲存屬性,再次證明了比特幣作爲「數字黃金」的獨特性。與此同時,合規化的推進將爲傳統資本市場打開通往加密資產的大門。養老基金、共同基金等長期資本通過成熟的合規通道進入市場後,不僅將顯著提升市場的需求穩定性,還會有效降低結構性風險。這種政策紅利與市場共識的良性互動,不管從短期和長期來看,都成爲比特幣和其他數字資產增值的關鍵驅動力。
丁肇飛稱,從技術層面看,比特幣自5月8日突破10萬美元關口以來,展現出強勁的上漲動能。在突破10萬美元后,市場經歷了短暫的高位震盪,以消化前期獲利盤的壓力。隨後,在買盤力量的推動下,比特幣成功突破11萬美元關鍵阻力位,並且成交量顯著放大,顯示出多頭的主導地位。自5月底至今,比特幣價格實現了多次創新高。這一輪上漲中,技術指標表現健康。比如,相對強弱指標(RSI)未出現嚴重的超買信號,均線系統呈多頭排列,表明目前的趨勢具有延續性。然而,隨着價格不斷攀升,高位的波動性也在加劇,短期內可能會面臨一定的調整壓力,投資者需警惕短期回調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市場在高位運行時,潛在的黑天鵝事件始終是不可忽視的風險。例如,地緣政治危機(如伊朗與以色列局勢升級)、金融危機(如通脹失控或債務違約)、重大政治事件(如美國政界的意外動盪)或宏觀經濟層面的危機,都可能對市場情緒和價格走勢造成衝擊。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全球動態,合理分散風險,做好靈活的資產配置,以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