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張仕珍 陝西黃陵報道)古柏千叢迎赤子,心香一炷祭軒轅。7月9日,參加「相約長安·青春同行——2025陝台文化交流周活動的多支台灣參訪團與大陸各界人士齊聚軒轅廟,共同參加「溯源尋根」—兩岸同胞黃帝陵祭祖典禮。330餘名兩岸各界代表在莊嚴肅穆的典禮中,共緬人文初祖,共敘血脈親情。

上午9時50分,祭祖典禮正式開始。全體肅立,擊鼓鳴鐘聲響徹山谷。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副主任趙世通,陝西省委常委李明遠,中華民族發展基金會董事長林中森等八組嘉賓依次敬獻花籃,向軒轅黃帝行鞠躬禮。隨後,台灣世界和平親善會青年主委余曜州作為台灣青年代表帶領大家齊頌祭文。「兩岸同胞,同根同源,骨肉情長。炎黃子孫,風月同天,心心相依」的頌聲回蕩在現場,引發兩岸青年強烈共鳴。
台青參加祭祖典禮難掩激動
余曜州告訴記者,此次到訪陝西,他被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和文化深深震撼。「幾天時間裏,我們參訪了秦始皇帝陵兵馬俑,還去了陝西歷史博物館,看到了很多歷史文物,深受啟發。」而首次到黃帝陵祭拜,又作為台灣青年代表領頌祭文,余曜州稱自己有點激動,同時也很恭敬。「今天站在上面領頌祭文,快要念完的時候突然來了一陣風,祭文隨風飄動,那種感覺很奇妙。」

參加完黃帝陵祭祖典禮後,台灣青年張先生的內心亦難掩激動。「很榮幸有機會參加這樣的活動,以前就知道我們是炎黃子孫,但今天在黃帝陵看到很多碑文,了解到以前皇帝到這裏來祭祖的事情,真的很感動。而這些歷歷在目的古蹟,也讓人非常震撼。」對於在活動現場頌讀的祭文,張先生亦表示記憶猶新。「尤其是那段『兩岸同胞,同根同源,骨肉情長。炎黃子孫,風月同天,心心相依。青年學子,挺膺擔當,再譜華章』,蠻讓人感動的。」
冀引領更多台青了解中華傳統文化

曾多次到訪大陸的張先生告訴記者,此次陝西之行他收穫很多,比如在博物館近距離看到了很多文物,「這些都是我們歷史的見證,和以前在網絡上隔着屏幕看是不一樣的感覺。」他並表示,每次來大陸都不一樣,感覺大陸越來越進步,以後會更繁榮。因此,他每次回去都會跟同事或同學講,不妨到大陸來看看。

長期致力於促進兩岸文化交流的台灣世界和平親善會理事長余淑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他們帶了30人的團隊到陝西進行文化交流,「我們參觀了西安古城牆,今天又來到黃帝陵,大家都對陝西厚重的文化底蘊深有感觸。」余淑琴說,尤其是參加黃帝陵祭祖典禮這麼一個莊重的儀式,就彷彿沉浸到歷史的朝代裏面,深受感動。她同時表示,希望未來多組織一些文化藝術的交流活動,引領更多台青走向大陸,學習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增進兩岸青年的互動和情感。

據悉,陝台文化交流周活動是陝西省舉辦的規模最大、層級最高的大型綜合性兩岸交流活動,旨在通過一系列文化、教育、體育等領域的深度交流與互動,促進兩岸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為兩岸青年之間的友誼和合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