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第21個中國航海日到來之際,海南臨高燈塔正式獲頒國際航標組織(IALA)「2025年度歷史燈塔」稱號。這是我國首座獲此榮譽的燈塔,標誌着我國在歷史燈塔保護方面的努力獲得國際社會認可。
臨高燈塔坐落在海南省臨高縣北端三面環海的岬角上,是瓊州海峽的重要助航標誌。它建於1894年,是海南島現存最早的現代化燈塔,也是世界一百座歷史文物燈塔之一。2010至2011年,海口航標處對燈塔進行了修復,嚴格按照「修舊如舊」原則,將燈塔恢復到初建時候的原貌。
修復歷史燈塔是因為「燈塔」不僅保障着航行安全,更承載着厚重的文化記憶和人類探索海洋的勇氣,是人類航海文明的重要見證。為了進一步探討歷史燈塔的保護及其在當代的「活化」利用,8日,「IALA 2025年度歷史燈塔保護國際研討會」在海南海口拉開帷幕。與會專家梳理了中國航標塔的千年演變史,並介紹了海南如何將燈塔資源與旅遊產業相結合,通過導航設施、文化標識和旅遊吸引物,打造燈塔旅遊線路,推動海岸帶經濟發展。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30餘名代表就歷史燈塔的保護、可持續利用以及在青年群體中的燈塔文化傳播展開交流。
「年度歷史燈塔」是國際航標組織為了提升全球對燈塔遺產的關注和保護所設立的榮譽,自2019年設立評選活動以來,來自法國、巴西、摩洛哥、意大利等國的歷史燈塔先後獲評。
(來源:央視新聞)
責任編輯:
何雪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