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至2024年,中國經濟保持了年均5.5%的較快增長速度,其中內需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為86.4%。(香港文匯網記者 任芳頡 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任芳頡)「中國擁有超大規模且極具增長潛力的國內市場,內需始終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動力和穩定錨。『十四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實踐再次充分證明這一點。」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袁達9日在國新辦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首場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1年至2024年,中國經濟保持了年均5.5%的較快增長速度,其中內需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為86.4%。可以說,沒有強大的國內市場,就沒有穩定向好的中國經濟。

袁達介紹,過去四年最終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56.2%,比「十三五」期間提高8.6個百分點。消費領域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商品消費方面,人工智能加速融入日常生產生活,智能手機、智能家居、智能汽車等廣受消費者歡迎;360全景運動相機、AI智能眼鏡等新產品火爆全網;國風國潮商品表現亮眼,漢服、文創產品等銷量成倍增長。服務消費方面,文體、旅遊、康養等供需更加多元,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博IP等「爆款」頻現,城市漫步、中式茶飲等成為時尚潮流。

據介紹,過去四年投資積累的資本形成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為30.2%。

責任編輯: 何雪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