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曾業俊)中國外滙交易中心(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總裁、債券通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漪出席債券通周年論壇時致辭表示,過去一年人民幣債券市場持續對外開放,進一步深化全球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產繼續保持投資熱情,境內基礎設施不斷提升服務質量,人民幣債券在國際金融市場的認可度也持續增加,這些成果離不開境內外各機構的共同努力。在人民銀行及香港監管部門的大力推動下,人民幣債券在國際金融市場的競爭力也進一步擴大。債券通推出以來,境外機構投資中國債券的規模從不到1萬億元上升到最高4.5萬億元人民幣;人民幣債券相繼納入全球三大國際債券指數,也標誌著國際投資者對人民幣債券市場發展的認可。去年以來,債券通進一步拓展至境外機構持有人民幣債券的海外使用,透過離岸衍生性商品集中清算沖抵保證金機制,離岸回購等業務安排,不斷提高人民幣債券在國際市場的認可度。
她指,內地將繼續落實債券市場制度性開放的要求,不斷深化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的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建設。近年來在人民銀行的指導下,債券通、互換通等對外開放管道持續完善,投資交易和風險對沖工具不斷豐富,產品機制和配套制度設計向國際最佳實踐靠攏。債券通等管道下的境外機構交易成本也大幅下降,這些都為境外投資者長期參與境內人民幣債券投資提供了高效透明、安全的市場環境。截止今年5月底,銀行間市場共有全球境外投資者1,169家,來自全球71個國家與地區,其中債券通境外投資者為835家,交易賬戶4,099個,過去一年中新增賬戶數213個,境外投資者在債券、回購、衍生品等方面的交易活躍度均有所提升,持有債券規模今年也達到新高,這些數字均反映了人民幣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的功能。
張漪認為,中國市場始終保持積極開放的態度與決心。去年以來,監管部門和市場機構一起進一步在中東、南美、非洲、歐洲、亞太等各大洲持續推進人民幣債券市場的合作與開放,主動向這些地區的潛在投資者講好中國故事,推動人民幣債券成為更多投資者在全球配置中的標的資產。隨內地金融市場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尤其是債券通互換通等機制的發展,既是立足香港作為連結內地與國際市場的首要樞紐,也有利於增強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核心競爭力。
她續指,近年來看到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生態持續豐富,債券市場開放的創新舉措也大多在香港先行先試,相信未來境內金融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將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注入持續的動力。當前國際局勢變幻加速,金融市場波動放大,但境內市場始終保持對外開放的定力和韌性,在監管部門的統籌部署下,包括交易中心、債券分公司在內的各方,均將不斷探索推動人民幣債券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