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7月6日,由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辦,中山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中國語言文學系(珠海)承辦的2025年廣東省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之「詩教中國」詩詞講解大賽決賽在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圓滿落幕,從全省1萬余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的76名選手齊聚珠海,共享詩詞盛會。廣東省教育廳辦公室二級調研員賴紅英,中山大學珠海校區管理委員會主任、珠海校區綜合黨委書記劉梅、中文系(珠海)黨委書記鄭哲、系主任朱崇科教授等出席大賽。

開幕式上,廣東省教育廳辦公室二級調研員賴紅英在致辭中指出,本次大賽旨在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豐富習近平文化思想實踐,闡發中華優秀文化價值內涵,提升語言文化素養,激發文化自信自強。賴紅英表示,今年我省有1萬多人次參加了詩詞講解大賽,較去年參賽人數翻了一番,見證着詩詞文化在南粵大地的深厚根基,彰顯出我省詩詞愛好者高漲的熱情與蓬勃的文化活力。希望各地、各校加強交流合作、豐富傳承模式、堅持以文化人,推進語言文字工作高質量發展。中山大學珠海校區管理委員會主任、珠海校區綜合黨委書記劉梅表示,中山大學作為一所擁有光榮革命傳統、鮮亮紅色基因和卓越品格追求的大學,積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育人全過程。本次大賽是傳承中華優秀語言文化的重要載體,期待選手們以詩為舟、以講為翼,傳遞經典詩詞的魅力。承辦方代表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珠海)系主任朱崇科教授歡迎全省詩詞愛好者齊聚中山大學珠海校區。他表示,建系十周年的中山大學中文系(珠海)作為中大百年詩教傳統在大灣區的賡續者與踐行者,在人才培養模式、學科研究平台建設、參與大灣區文化高地建設方面成果豐碩,將繼續以開放之姿、創新之舉,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綻放更璀璨的光芒。
期間,中山大學中文系(珠海)許雲和教授、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張巍教授分別以《唐詩名句與對句裏的情感與審美》《古典詩詞的精讀與細讀》為題,從「如何讀詩、如何講詩」的角度為現場師生帶來精彩講座分享。
決賽現場,8個組別選手展開激烈比拼,選手們從詩詞背景解讀到情感共鳴傳遞,從聲情並茂的誦讀到深入淺出的闡釋,展現出深厚的詩詞功底與獨特的講解風格。評委們從講解邏輯、情感傳遞、詩詞理解等維度進行了專業點評,既肯定亮點也提出提升建議,為選手們的後續成長提供了寶貴指引。

來自伊拉克的留學生組選手目安麥力表示,中國詩詞為他打開了一扇通往中國文化精神內核的大門,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優美的環境和他講述的蘇軾的詩詞相映成趣,讓他對詩畫「情景交融」有了更為直觀的理解。職業學校學生組的洪舒表示大賽作為推動了傳統詩詞文化傳播的盛會,她結識了省內許多志同道合的伙伴,真正實現了「以詩會友」。大學生組的梁宇彤選手對賽會的組織贊不絕口,中山大學志願者的熱情好客讓她感受到了詩詞「溫柔之教」的場外延續。
「詩教中國」詩詞講解大賽是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辦的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的組成賽事之一,至今已舉辦七屆。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服務教育強國、文化強國建設,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傳承發展中華優秀語言文化,第七屆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詩教中國」詩詞講解大賽以「典耀中華 賡續文脈」為主題。本屆大賽,全省共有11017人報名,通過測評10481人,歷經初賽、復賽等環節,共選出來自全省的76名選手進入省決賽。小學教師組、中學教師組、大學教師組、大學生組、留學生組等各組選手圍繞中華經典詩詞的課堂教學和講解展開了角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