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毛麗娟 李望賢)粵港澳大灣區應用場景創新中心(前海)6日在深圳前海正式揭牌。該中心啟用後將着力破解技術創新落地「最後一公里」難題,加速更多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率先應用、推廣、迭代,打造「灣區協同-全國輻射-全球鏈接」的新質生產力加速器。

每年挖掘應用場景不少於100項

會議還同步發布了深圳市應用場景「能力清單」「需求清單」和首批政務領域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未來該中心將逐步建立和完善全流程、全鏈條的應用場景供需對接體系,探索「需求牽引-技術驅動-精準匹配-要素支撐-生態協同」的應用場景創新路徑,計劃每年挖掘應用場景不少於100項,徵集技術產品不少於100項,讓更多新技術、新產品在大灣區、在深圳率先應用推廣。

粵港澳大灣區應用場景創新中心(前海)計劃每年挖掘應用場景不少於100項。(香港文匯網記者攝)

聚焦八大領域 首創「1-6-8」建設體系

作為國家改革開放戰略平台,前海合作區率先建設應用場景創新中心,並立足全要素、綜合型,按照「政府支持、市場運作、特色布局、多元參與」原則,提出「1-6-8」建設思路。

「1」是以「場景策劃—技術驗證—市場對接—產品展示—交易落地—公共服務」為主線,為場景找技術、為技術找場景,加快聚集一批「首創」技術、推出一批「首發」產品、撮合一批「首用」交易,打造集展示、交流、交易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應用場景創新平台。

「6」是開展場景創新全領域開放、全要素保障、全鏈條服務,打造全域開放的灣區樞紐、示範引領的試驗平台、精準高效的對接橋樑、永不落幕的展示舞台、活力涌動的交易市場、一站集成的服務中樞等六大功能。

「8」是首批圍繞產業、民生、政務三大方面,聚焦「人工智能與具身機器人、綠色能源、低空經濟、海洋經濟、新型消費、家政養老、城市治理、政務服務」等八大領域,挖掘和設計應用場景,推動新技術新產品落地應用。

「創新中心可以更好地展示企業產品和前沿技術,大大提高宣傳效率。同時也是一個很好的銜接性平台,可以為我們鏈接有技術需求或合作意向的企業,引薦更多渠道和資源,推動深度合作。覆蓋到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外市場。」蒙泰空鏈科技(深圳)有限公司CEO王澤眾認為,從人工智能到低空經濟,前海在先進前沿科技上的部署比較完善,希望通過前海也鏈接到更多上下游供應鏈企業,更好的去做產品和研發。

「這是一個能為深港企業提供『供需橋樑』的開放平台,我們願意發揮在人工智能三要素『智能算力、算法模型、數據應用』維度的專業優勢,在大灣區打造更多AI終端應用示範。」深圳商湯科技相關負責人說。阿里雲深圳公司也表示,將積極響應中心發布的人工智能場景,通過先實驗後實戰,推動「場景創意」向「落地應用」的全鏈條價值轉化。

數字深圳聯合創新中心(前海)揭牌

會上,深圳市政務服務和管理數據局和前海管理局也簽署了合作協議,共建並揭牌數字深圳聯合創新中心(前海)。 深圳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副局長張軍表示,該中心是政府根據企業需求、痛點、難點,打造的一個能夠「產、學、研、用」一體化的體系,旨在為企業構建創新環境,幫助其做大做強,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應用場景創新中心(前海)揭牌,港企盼在大灣區打造更多AI終端應用場景。(香港文匯網記者攝)

目前該中心在企業側已簽約並完成註冊了包括頭部企業、特色中小企業和科研院所機構等200多家企業;政府側則以深圳市輻射帶動粵港澳大灣區乃至數字中國的其他城市,現已有十幾個地市簽約或正在簽約。

據悉,深圳有兩個數字深圳聯合創新中心,分別在坂田和前海。在前海揭牌的大灣區場景應用創新中心和數字深圳聯合創新中心,今後將強化與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深港匯」雙向總部基地、深圳·前海e站通等平台載體聯動,探索「香港研發+前海驗證+灣區推廣」模式,助力大灣區建設全球產業科技創新中心。

責任編輯: 文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