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4日清晨,「帶路先鋒」組織的「老撾絲路之旅」代表團自香港國際機場啟程,開啟跨越泰國、老撾與中國的跨國交流活動。值得一提,這是「帶路先鋒」繼2018年後再度訪問泰國,繼續「絲路之旅」的另一篇章。本次代表團由40餘名成員組成,其中包括2025年「一帶一路.與我何干」綜合能力比賽獲獎師生。

在曼谷首日行程中,代表團先後參訪Lalamove泰國總部、走訪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曼谷)。在Lalamove泰國總部,該公司董事總經理(Ben)分享作為港商於泰國成功拓展業務的歷程,其運營模式展現科技賦能傳統產業的實踐,加深成員對「貿易暢通」的理解。在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曼谷),副處長周展程熱情接待代表團,詳細介紹香港與東盟在經貿合作、青年交流等領域成果,兩場活動現場互動熱烈,為後續行程奠定良好基礎。
在考察曼谷阿皮瓦中央車站時,澳門馬來西亞商會會長黃福慶先生感慨道:「2018年,泰國段鐵路建設項目剛啟動,我們當時就在這裏合影留念。如今車站經已建成,但中老泰鐵路的建設之路曲折漫長,過程雖充滿挑戰,卻始終穩步推進,讓人十分感慨。」作為東南亞重要鐵路樞紐及中老泰鐵路經濟走廊的關鍵節點,阿皮瓦中央車站本應直觀呈現「一帶一路」「設施聯通」成果,實際建設進程卻有所延緩。

究其原因,一方面,泰國國內政治局勢長期不穩,政策缺乏延續性;另一方面,社會輿論對基建投資存在負面聲音(西方抺黑的「財務陷阱」),部分民眾質疑鐵路建設的必要性與經濟效益,並對土地徵收、環境影響等問題表達憂慮等衍生大量各種問題,導致項目推進阻力增大。
此外,在活動間隙的交流聚會中,中文大學莊太量教授分享數字經濟專業知識、城市大學李芝蘭教授圍繞政治體制展開探討、恒生大學巫麗蘭教授和新青聯會主席及秘書長王穎聰女士也進行分享,拓寬代表團成員的知識視野。
隨着曼谷行程結束,代表團已從曼谷飛抵老撾萬象,正式進入此次行程的關鍵階段。與泰國鐵路建設的困境形成鮮明對比,中老鐵路老撾段已成功穩定運營多年,成為區域互聯互通的典範。後續,考察團將深度探訪中老鐵路老撾段等「一帶一路」標誌性合作項目,有望揭開中老鐵路高效建設與運營背後的深層邏輯,為理解區域協同發展提供獨特視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