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理工大學的百名師生攜手同濟大學師生,圍繞「數字智能島、設計藝術島、人民城市島」三大任務,歷時2周,共創9個創新設計方案,共繪復興島未來新圖景。這支西班牙百人團,也是近年來上海乃至全國範圍內,西班牙單批次來華規模最大的教育交流團組之一。

7月4日傍晚,隨着三大優勝獎揭曉並頒獎,「2025量子城市:時空創新與創造力暑期營」在上海市楊浦區復興島落下帷幕。對應「數字島、設計島、人民島」,暑期營設立了「數字煥新啟錨獎、設計創想啟程獎、人民築夢啟航獎」三大優勝獎。

2024年12月,上海量子城市時空創新基地在復興島開啟,同濟大學整合多學科優勢資源,深度參與上海量子城市時空創新基地建設,探索人工智能技術與國土空間治理深度融合新路徑。

「感謝暑期營,讓我距離中國文化如此之近。」加泰羅尼亞理工大學學生安東尼奧·羅梅羅說,一開始覺得2周內完成方案設計令人難以置信,是專家講座和小組之間的學習交流,給自己帶來了靈感和啟發。

「過去2周的每一天,都給我帶來了新的體驗、新的友誼。」同濟大學學生彭瑞說,暑期營為跨學科、跨文化合作創造了極其珍貴的機會,讓同學們能參與到真實的城市更新過程中,特別有意義。

評委專家表示,短短兩周時間,面對復興島這樣一個複雜對象,同學們給出了非常精彩的回應,提供了不同的設計思路,各有特色,都注重歷史文化的連續性,嘗試連接復興島的歷史、當下和未來,強調要保持復興島自身的可識別性,在此基礎上加強復興島和浦西、浦東的對話,發揮其在上海整體城市結構中的作用。有的方案抓住現狀關鍵要素,將水岸關係和親水活動作為聯結周邊城市空間、激活空間價值的驅動力。

暑期營開營兩周來,中西150餘名師生按跨學科背景混合編組,形成9個創新小組,每個小組均配備有中外青年教師及資深教授作為指導。他們赴復興島實地調研,圍繞復興島的創新開發,展開深入的學術研討和實踐探索,推動城市數字化轉型、生態景觀設計及人文功能重塑。

此次暑期營由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政府、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同濟大學、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理工大學共同主辦,楊浦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上海楊浦濱江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協辦。

(來源:中新社)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