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昌鴻 深圳報道)從事電子產品和新能源汽車部件等精密鑄造的港企嘉瑞國際營銷總監鄭宇軒接受香港文匯報採訪時表示,儘管4月初美國對華加徵關稅一度達到145%,但是公司旗下惠州工廠並沒有停產,只是訂單減少了兩三成,業務受到一定影響,但並不是很嚴重。事實上,早在2月至3月,當時為規避可能出現的關稅風險,公司已經提前向美國客戶交付了大量產品。
內銷成功 不靠低價靠創新
「5月中旬中美在日內瓦達成貿易協議後,美國仍對中國出口商品加徵30%的關稅,我們與不同的美國客戶協商分攤關稅成本。為此,公司需要自己想辦法提高工廠效率和壓縮成本,不少美國客戶也積極下單,一個月以來公司業務比較忙。」鄭宇軒告訴記者,除加徵30%關稅外,中美雙方還有24%關稅需要協商,並將於8月中旬到期,倘若談判未成功,到時出口美國的貨品關稅將高達54%。為應對今次關稅風險,公司一方面大力開拓內銷,一方面進行全球化產能布局。
「近十年來公司大力開拓內銷市場,抓住了內地新能源汽車和電子消費等產品高速發展的機遇,十年前內銷業務佔比僅約兩成,到現在增長了一倍。」鄭宇軒表示,嘉瑞目前內地業務佔比約40%,美國業務佔比約20%至25%,歐洲業務佔比約15%,主要是為德國汽車廠商生產零部件,非常穩定,其餘是「一帶一路」國家及地區業務佔約15%至20%。「正是因內地業務佔比不斷上升,降低了公司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美國業務佔比從以前的40%,到現在下降了近一倍。我們的內銷不是低價搶生意,而是靠研發創新技術服務客戶,以此來留住客戶和業務。」鄭宇軒說。
通過收購工廠加快業務擴充
另一方面,為利用墨西哥出口美國免關稅的優勢,嘉瑞前年在墨西哥租用廠房作生產,到去年進一步調整策略,在當地收購一家工廠來擴充業務,以供應北美市場汽車和電子產品的部件,助力當地新能源汽車和消費電子產業發展。目前,公司在墨西哥工廠面積約9,200平方米,員工約500人至600人,擁有穩定的北美業務訂單,並且出口美國無需關稅。
鄭宇軒表示:「因為零關稅原因,許多美國客戶加大了下單的力度。為了滿足需求,我們考慮在目前的基礎上增加兩三成產能。而現有的廠房產能已經飽和,需要尋找新的廠房。目前墨西哥工廠營業收入約佔集團的一成,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能夠達到這一水平已經很不錯了。」
當記者提到墨西哥工廠面臨哪些挑戰時,鄭宇軒稱,因為是去新的國家和環境開廠,需要不斷地適應。例如當地生產效率較低,較惠州工廠低十幾個百分點,但工資卻較惠州工廠高了十幾個百分點。不過,他相信穩定經營數年後,投資成本將有望收回來。
下一站或在泰國建立基地
除在墨西哥設立工廠外,嘉瑞集團也一直在東南亞開拓業務,鄭宇軒透露,集團考慮在東南亞的國家設立生產基地,擬在泰國、越南或者馬來西亞其中的一個。「可能會選擇泰國,因為已經有好幾個重要客戶在那裏布局,無疑將是集團全球化布局重要一步。我們現在在做相關調研,如果確定投資的話,當地工廠也將會有一定的規模。」此外,嘉瑞正與中東合作夥伴研究業務合作,主要是鎂合金領域,商討是否在中東設廠,以供應中東和歐洲市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