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凡指Conflux專注中國市場定位。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梓田)除了引入Web3 ID及相關應用外,惡意節點問題(或「拜占庭將軍問題」)在區塊鏈基建設計中亦不容忽視,有個別區塊鏈網絡升級時引入多於混合共識機制。由上海年輕科學家團隊設計的樹圖狀區塊鏈網絡Conflux,在引入PoS(Proof of Stake)機制後,卻同時保留原有的PoW(Proof of Work)機制,做法在業界屬於少見。Conflux創辦人龍凡表示,在設計PoW與PoS機制能相互補充:PoW持續生成區塊,而PoS提供最終性驗證。保留PoW的原因是因為純PoS網絡存在安全性和中心化風險,新節點難以判斷主網真偽,而PoW與PoS結合可規避此問題,允許節點獨立驗證網絡方向,即使存在惡意節點或故障節點,亦能使所有節點達成一致的決策。

Conflux專注中國市場定位

龍凡補充,Conflux是獨特項目,專注技術創新和中國市場定位,而非直接對標其他項目。願景是成為未來Web3時代重要基礎設施的一部分,尤其與實體經濟結合,並無意標榜成「中國版以太坊」。

作為中國的合規區塊鏈,Conflux利用聚焦技術創新,並利用中國市場優勢,推進國內RWA(真實資產代幣化)發展,以擴大在加密市場的影響力,例如與螞蟻集團合作完成了首單共用充電樁資產上鏈項目。此類實體資產通過區塊鏈流通,開闢了新路徑。龍凡指,Conflux不會直接發行資產,而是與生態夥伴合作,為其提供Web3金融基建設施。

除了以上資產,龍凡認為,判斷適合的資產類型的關鍵在於找到合規且與實體經濟相關的資產,如具備現金流並能提升企業流動性的項目(例如基礎設施或產業資產)。房產或地方債等大體量資產也是潛在合適資產。

龍凡又指出,吸引開發者並推動生態發展,Conflux需為其提供獨特價值,如利用中國市場優勢推出人民幣相關應用(如與中國電信合作的手機信用卡)。Conflux提供激勵措施,並歡迎生態夥伴創新。

在面對Solana和Tron等公鏈高吞吐量競爭,Conflux的技術優勢在於兼顧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無需像Solana(歷史上多次宕機)那樣犧牲可靠性。Conflux專注於長期價值,而非短期追逐高TPS。針對去美元化趨勢,Conflux的生態夥伴如AnchorX已獲牌照,準備發行離岸人民幣穩定幣。隨着地緣政治緊張,區塊鏈技術的重要性提升,人民幣資產或將迎來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