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德梁行產業地產部在滬發布最新統計數據,今年二季度,長三角範圍內,共有51個外資製造業及研發項目簽約。(記者 章蘿蘭 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章蘿蘭 上海報道)戴德梁行產業地產部在滬發布最新數據指,今年二季度,長三角範圍內,共有51個外資製造業及研發項目簽約,來自歐洲的投資項目數量穩中有增,汽車產業、大健康及裝備製造為主要投資方向。

據統計,歐洲是最重要的投資來源,共計35個項目(其中德國佔20個、意大利佔4個、瑞典和法國各佔3個、瑞士佔2個,其他歐洲國家共佔3個)。此外,日本項目4個,美國和新加坡項目各3個,其他國家和地區項目共計6個。由此可見,德國項目總數依舊居首位;意大利的項目投資同比增長率最高,這可能得益於中意兩國雙邊往來的日益緊密;瑞士企業在長三角的投資有上升趨勢,且至少連續三年,每年均有重大項目投資。

從產業類別看,汽車整車、零部件及配套項目共計14個,落戶於4個城市。其中9個項目落戶上海,較去年同期更為集聚,這很可能與豐田汽車在上海市金山區獨資設立的雷克薩斯純電動汽車及電池的研發生產公司有關。大健康項目(包含生物醫藥、醫療器械、衞生護理、保健品和食品類)共計10個落戶;裝備製造項目共計10個;其他類型的項目(包括電子、化工、新材料及其他)共計17個。

戴德梁行產業地產部中國區租賃與交易線負責人賀超表示,整體看來,二季度長三角外資製造業來自歐洲的投資項目數量穩中有增,汽車產業、大健康及裝備製造為主要投資方向。重大外資項目對上海青睞有加,例如豐田在上海獨資設立的雷克薩斯項目,以及某歐洲世界500強藥企的新生物製藥生產基地,投資金額超過20億元人民幣。相比之下,中小型外資企業則更傾向於在江蘇區域設立首個在華生產基地。舉例來說,二季度有7家德國中小型企業選擇在太倉設立其首個在華生產基地。

責任編輯: 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