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主席陳祖恒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4月以來就中美關稅戰,局方積極協助港資企業開拓產能國際化,尤其是在「一帶一路」中重點節點的東南亞國家,助力許多港企重新調整生產布局,利用局方在數字化、生產自動化等優勢,幫助他們在當地實現本土化生產,包括越南、馬來西亞和印尼等國。
研發DMS打通各地工廠運營
陳祖恒舉例稱,中山港企鴻利達和東莞港企成興塑膠製品在生產力局服務助力自動化升級下,實現工業4.0生產。兩家企業都在馬來西亞設立工廠,生產力局的數字運營可以幫助當地工廠和內地工廠實現訂單、生產、物料和物流等數據互聯互通,令生產效率獲得提升。其中,鴻利達利用生產力局自主研發的基於人工智能的數字化管理系統(DMS),從產品研發到量產實現全流程數字化,且打通深圳、中山和馬來西亞三個營運基地的生產數據系統,管理人員通過一套系統即可實時掌握各地運營狀況。
在今年4月,生產力促進局正式成立「The Cradle 出海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援、商品國際化方案及市場對接等出海服務,以及深層次的支援,包括國際技術標準對接、產品開發與國際化技術支援、知識產權管理及保護、海外法規等核心領域,助力企業應對出海挑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