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梓田)在Web3世界之中,數位身份系統中運用零知識證明(ZKP)來保護隱私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已成為主流。不過,以太坊創辦人Vitalik Buterin(V神)新近撰文指出,指單純用零知識證明(ZKP)仍有一定風險,由於「一人一身份」的硬件限制,零知識證明本身無法實現匿名性,最終可能走向身份曝光的結果,因此需要一種「類身份」的解決方案,其中「多元身份」與之接近,被認為是最現實的解決方案。
Vitalik Buterin表示,所謂「多元身份體系」,指的是不存在單一主導發行機構的身份機制,無論該機構是個人、組織還是平台。這一體系可通過兩種方式實現:
第一,顯性多元身份(Explicit pluralistic identity,也稱為「基於社交圖譜的身份 social-graph-based identity」)。你可通過所在社群中其他人的證明來證實自己的身份(或其他聲明,例如證實自己是某社群成員),而這些證明者的身份又通過同樣的機制得到驗證。《去中心化社會》一文對這類設計有更詳細的闡述,Circles 則是目前正在運行的實例。
第二,隱性多元身份(Implicit pluralistic identity)。這是當前的現狀,存在眾多不同的身份提供者,包括谷歌、推特,各國的同類平台以及多種政府發行的身份證件等。極少有應用只接受其中一種身份認證,大多數應用會兼容多種,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觸達潛在用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