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6月周深太原演唱會上,晉祠碑文中「周深」二字意外走紅,粉絲排隊兩小時打卡;4月周傳雄太原演唱會因大風延期,卻上演4萬人雨中大合唱;去年8月五月天歌迷冒雨赴約刷屏朋友圈……去年以來,這些「名場面」讓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太原「歌迷之城」的標籤愈發鮮明。太原用細緻服務將「流量」變「留量」,讓歌迷與城市實現「雙向奔赴」。2024年太原市共舉辦32場演唱會,吸引近百萬觀眾,其中省外觀眾佔比近七成,帶動消費41億元(人民幣,下同)。 ●香港文匯報記者 楊奇霖 山西報道
「周深太原演唱會設置家長等候休息區」「周深歌迷打卡晉祠排長隊」「周深唱山西民歌桃花紅杏花白」……6月15日,剛剛結束的周深「深深的」巡演太原站落幕,接連幾個有關山西、太原的詞條被送上熱搜,這讓山西又因「歌迷之城」的標籤小火一把。
然而這一切對於自封「山西代言人」的昱涵(ID名)來說,都不過是意料之中。昱涵來自大灣區,是周杰倫的鐵桿歌迷,2023年9月,她獨自來到山西太原看周杰倫演唱會,此後兩年間四「刷」山西,從「分不清晉A晉B」到自封「山西代言人」,「吸引我來太原的是周杰倫,讓我留下來的是太原的美景和賓至如歸的感覺。」
近日,山西一古碑文含「周深」二字,粉絲排隊兩小時打卡火爆網絡,該碑文出自北宋參知政事呂惠卿的一首詩《留題興安王廟》,原句是「遺風固唐遠,積德本周深。」晉祠等景區推出憑演唱會門票免票政策,帶動客流增長。有媒體評論:這種「文旅+演唱會」的模式探索,為文化遺產傳播開闢了新路徑。
今年4月15日周傳雄「念念不忘再遇見」巡演因大風延期,周傳雄堅持綵排,公交、地鐵、接駁車免費乘坐、延期運營,加強現場安全保障,除了這些「基本配置」,主辦方還在伴手禮中貼心放入暖寶寶。延期的演唱會,創造了動員人數最多的佳績,4萬餘名歌迷觀眾齊聚山西體育中心體育場,周傳雄也以加倍的熱情與精湛的表演,為歌迷們呈現了一個完整且完美的舞台。太原用細緻服務將「流量」變「留量」,讓歌迷與城市實現「雙向奔赴」。
政策發力打造華北演藝中心
繼「《黑神話:悟空 》帶火山西」後,「跟着悟空遊山西」「跟着演唱會去旅行」等主題活動持續發力,太原憑藉演唱會經濟再次出圈。2024年太原市共舉辦32場演唱會,吸引近百萬觀眾,其中省外觀眾佔比近七成,帶動消費41億元人民幣。2025年,演唱會持續火熱,張韶涵、林憶蓮、劉若英、譚晶、「十個勤天」等重量級演唱會接連落地太原,標誌着太原市繼去年成功打造的「歌迷之城」品牌效應持續放大。
縱觀全國,太原演唱會市場在資源條件方面沒有北上廣和沿海一線城市優勢大,但太原一直在努力。早在2024年初,太原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大力發展演藝經濟,打造具有太原特色的演藝消費矩陣。」為支持演唱會經濟做大做強,太原市出台了《支持演唱會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要求加快建設「華北地區重要演藝中心」。《措施》提出,對太原市區域內合法經營、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演唱會主辦單位,根據演唱會單場售票規模及售票收入情況,給予15萬元至80萬元的單場資金獎補,並建立全鏈條服務保障機制,為演藝活動助力賦能。
太原市文旅局局長師旭東認為,打造「歌迷之城」的核心在「服務」。演唱會不僅是文化活動,更是提升城市知名度的重要契機。師旭東向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太原擁有汾河美景、101座博物館和深厚的歷史底蘊,希望通過吸引遊客改變外界對太原「醋、煤、工業污染」的刻板印象。
大同、晉城等地演唱會同樣掀起文旅熱潮。「2025星動雲中·大同演唱會」歌迷們將大同古城仿古街市點燃成「不夜城」,帶動文創銷售;「搖滾編年史音樂演唱會」的搖滾迷們走進玉皇廟,感受古建與音樂的碰撞。各地歌迷通過各大社交平台分享山西古建、山水及美食,助推「表裏山河」知名度提升。
學者籲完善「演藝+」產業鏈
「太原正以『歌迷之城』為支點,通過演唱會經濟重塑城市形象,撬動沉浸式文旅產業升級的戰略布局。」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碩士生導師卜希霆認為,這一戰略布局有助於太原從工業城市向文化城市轉型。
文化和旅遊部「十四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吳必虎指出,演藝產業前景廣闊,但如何將「流量」變為「留量」,讓演藝經濟這把火燃燒得更旺、更久,才是太原更應該思考的問題。
吳必虎認為,要下功夫豐富演藝產品、拓展消費場景,完善「演藝+」產業鏈,結合山西歷史與古建特色打造獨特文旅IP,才能讓「過路客」變為「過夜客」。未來,太原還需在宏觀政策的條件下,持續優化市場機制,讓演唱會主動「找上門」。
卜希霆同樣認為,山西應該深耕文化內涵挖掘與展示,將文化元素更有機地融入演唱會策劃與周邊活動。與當地高校和職業院校合作,鼓勵開發具有太原特色的音樂產品和服務,同時拓展國內外市場與品牌建設,提升國際知名度。
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宣傳推廣處一級調研員王飛表示,「下一步,我們將從完善產業鏈條、優化政策支持,深化『演藝+』融合,同時,積極培育本土演藝IP,推動演藝與文旅、科技、商業跨界合作。」
山西正以演唱會為紐帶,推動音樂與晉商文化、古建遺址聯動,構建華北演藝中心藍圖,讓年輕的心跳與千年文脈共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