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初,日本憑借傳統技術優勢主導國際蠶業,2003年,日本政府單方面終止中日合作,獨自啟動家蠶基因組測序,並宣稱建立「日本21世紀絲綢之路」,將當年定為「日本絲綢之路元年」。

面對技術封鎖,夏慶友等在內的中國家蠶基因測序團隊科研人員每日工作15小時,終於在2003年11月15日首次發布家蠶基因組框架圖,精確度達99.95%,覆蓋95.54%的基因組區域。該成果在《科學》雜誌發表,成為中國繼人類基因組1%測序、水稻基因組後第三大里程碑式貢獻,被國際學界譽為「21世紀新絲綢之路的起點」。

此次突破引發「馬太效應」:中國團隊於2008年主導完成家蠶基因組精細圖,2009年繪製40個蠶類基因組遺傳變異圖譜,2013年破譯桑樹基因組,2022年更公布全球首個家蠶超級泛基因組圖譜(涵蓋1,078份種質資源),實現從「跟跑」到「全面領跑」的跨越。日本蠶業則因技術路線固化和產業外移逐漸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