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新媒體製作)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近年積極引入無人駕駛車輛的香港機場管理局,昨日(22日)有兩架運作中的無人駕駛穿梭巴士,在香港赤鱲角國際機場禁區內發生相撞,所幸當時車上並無乘客,無人受傷。機管局今日(23日)表示,已即時暫停使用所有無人駕駛穿梭巴士以作進一步檢查,並已要求提供相關自動駕駛技術的公司提交詳細報告。香港新方向立法會議員張欣宇指,意外疑因系統判斷對方行駛意圖時出現誤差而發生,事故顯示機場所使用的無人駕駛系統算法仍然存在不足,仍需進一步優化。

事發昨日下午約4時20分,兩架用以接載機場員工的無人駕駛穿梭巴士,在機場一號客運大樓對開禁區內一個設有讓線的「T」字路口處相撞。由網上流傳的圖片可見,一架原應在讓線前停下的無人駕駛穿梭巴士,疑未能及時停下,車頭撞到另一架在正線行駛的無人駕駛穿梭巴士的右邊近車尾的車身,兩車呈「T」字狀橫亙路中。圖片亦可見事發後,有工作人員站在肇事穿梭巴士旁查看情況。

機管局今日回覆傳媒查詢證實事件,指初步調查顯示事發時兩輛涉事巴士的安全系統均能發揮作用,把車速控制在極慢速度(約時速5公里以下),並將碰撞減至非常輕微,事件中車輛無載客,無人受傷,機場運作亦不受影響。局方已暫停所有接載機場員工無人駕駛巴士的運作,以作進一步調查,並已要求提供相關自動駕駛技術的公司提交詳細報告。

發言人續指,今次事件發生於機場禁區一處較複雜的路段。為進一步提升無人駕駛車輛的營運效率及安全,機管局正按計劃在禁區有關運作範圍,加強附有感知功能的車路協同系統,包括前日事發路段。

機場禁區兩架接載員工的無人駕駛穿梭巴士發生碰撞。網上圖片

張欣宇亦在回應傳媒查詢時指,事故路線屬於新規劃路線,約半年前開始測試,事發時兩車正位於交匯路口,因判斷對方行駛意圖時出現誤差,導致行車路線重疊,儘管兩輛車同時起步後已即時啟動安全剎車,最終仍然發生擦碰。他要求機管局展開全面調查,重點審視三大方向:詳細事故成因;當前系統的技術路線和方案是否與國際最先進水平同步;將來後台監察以及日常檢查流程能否有效預防類似風險。

翻查資料,香港機場管理局近年積極引入無人駕駛車輛及將技術運用於機場運作,香港國際機場亦是全球首個及唯一大規模應用無人駕駛車輛於實際運作的機場,包括運送行李及貨物、提升機場保安及接載員工往返停機坪。早於2019年香港國際機場已推出全球首輛於機場操作的無人駕駛拖車,現階段共有70架無人駕駛車輛運作,包括56架無人駕駛拖車、8架無人駕駛巡邏車,以及6架無人駕駛穿梭巴士。

據悉,該些在禁區運作的無人駕駛穿梭巴士,於前年5月開始投入服務,用作接載員工往返機場禁區不同地點,車上配備多組雷達、全球定位系統及影像分析功能鏡頭等。機管局機場運行執行總監姚兆聰早前曾表示,機管局未來會繼續擴充無人駕駛車隊,今年內將擴展至非禁區的載客服務,讓旅客亦能乘坐無人駕駛車輛。預計首階段於今年底可載客來往機場至航天城及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至2028年則延伸至東涌新市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