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凱雷、李暢 實習記者鄒孟奇)2025「豐台·學子回家」活動昨日(27日)正式啟動,以「恰同學少年『豐』華正茂」為主題,現場發布「基層治理實驗室」「學子眾閱館(北京)」「北京10號線『青創村』」建設等56個面向青年學子的項目。據悉,今年豐台將推出6.4萬個實習、見習、就業崗位,全面激活「市-區-街」三級工作機制強大效能,共築青年友好生態城區。

2025「豐台·學子回家」活動正式啟動。(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暢 攝)

豐台區委書記王少峰表示,豐台區始終堅持「全域人才」理念,把培養、引進、用好人才作為基礎工作來抓,豐台成就了人才,為廣大人才厚植了成長成才的堅實根基;人才也成就了豐台,為豐台高質量發展注入了不竭動力。「我們真誠希望,海內外優秀人才認識豐台、加入豐台、扎根豐台,在這片充滿活力的熱土上盡情釋放創新智慧和創業激情。」

活動現場,AI機器人與智能機器獅驚喜亮相,為觀眾帶來科技感十足的互動體驗。受訪者供圖

啟動儀式的聚光燈下,近百名「豐澤計劃」高層次人才走上「星光大道」。「豐澤計劃」發展潛力人才獎、北京容積視覺科技CEO郭松傑向記者表示,這是他們團隊扎根在豐台的第十個年頭,他們將AI與影視相結合,還曾參與過央視春晚錄製。「如今能做到行業『領跑者』,離不開豐台為人才發展提供良好舒適的環境,我們享受到了很多豐台區的服務政策和支持,非常歡迎更多的優秀青年來豐台區發展、創業。」

現場舉行「學子眾閱館(北京)」開館入藏儀式。(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暢 攝)

北京歐美同學會會長閆傲霜在現場展示了兩樣「老物件」,一張她參加國際大會的幻燈片,以及一個存放着她400多頁博士論文的盤。閆傲霜表示,這兩件物品體現了時代的發展,新時代的發展非常迅速,人們對人才的渴望也更加迫切。她談到,早年間她曾在豐台擔任副區長,如今作為「學子回家」的代表再回豐台參加活動,十分親切,希望更多的優秀青年回到豐台,貢獻豐台。

今年共將推出6.4萬個新崗位

據了解,聚焦區域高質量發展,豐台區全年將發布1.2萬個實習見習崗位,5.2萬個招聘崗位,培養實訓人才不少於2.1萬名。打造「一張床」「一間屋」「一套房」多元住房保障體系,讓青年學子「落地即安家」。除此以外,在悉心育才、暖心留才方面,豐台區將舉辦「豐翼創未來」大學生創新創業爭霸賽,組織「未來企業家實訓營」,傾力打造「國際人才港」,為人才提供「50+1」「不設限」的服務保障。

「今年『學子回家』通過56項精彩紛呈的活動,陸續發布一批專屬政策、打造一批聚才平台、開展一批青創活動、樹立一批青年友好生態典範。」豐台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牟曉春說。56項活動,每一項都是為青年量身定製的「成長禮包」,構建起「市-區-街」三級引才矩陣,打造人才成長全鏈條服務。

在區域協同發展的版圖上,豐台區也走出了務實的一步。啟動儀式上,豐雄青年人才創新創業基地暨北京10號線「青創村」正式啟動,通過軌道交通串聯起中關村、麗澤、國貿等區域,鏈接雄安新區,構建豐雄創新要素流動廊道,為兩地青年人才創新創業提供全鏈條服務支撐。未來,這裏將通過政策支持、政務服務、資金扶持、場景賦能、人才保障等多方面措施,打造具有競爭力的青年創新創業生態圈。

回溯歷史,豐台這片土地見證了無數輝煌時刻:詹天佑在柳村打下了中國鐵路自立強的第一顆鉚釘、青年學子在長辛店點燃了工人運動的革命星火鑄就了「北方的紅星」、錢學森在東高地擎起了航天報國夢的第一束炬火,這百年的薪火不息……如今,豐台這一成就青年夢想的舞台,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完善的政策、更加優質的服務,「張開雙臂」迎接全球學子的歸來。

責任編輯: 孫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