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掘AI在醫療領域的潛能」專題環節。(港大醫學院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莫楠)人口老化和慢性疾病病患率上升,令全球醫療需求持續增加。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和香港大學多名學者、初創公司及科研團隊,於5月26及27日參與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與來自全球醫療衞生領域的業界專家,共同探討人工智能(AI)在醫療領域的最新發展、倫理挑戰及未來發展方向。

其中,港大副校長(健康)兼李嘉誠醫學院院長劉澤星在主持「發掘AI在醫療領域的潛能」專題環節中表示,AI技術結合醫學,如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正在開啟醫學研究、患者護理和醫療管理的新時代。但他強調必須在技術創新與倫理考量之間取得平衡,確保AI的應用符合醫療倫理標準,並真正造福患者,這需要政府、學術界和業界的共同努力,建立透明、負責任的AI應用框架。

理大高等研究院副院長章偉雄則參與以「如何利用數據化醫療重塑病人旅程」為主題的專題討論環節,與業界共同探討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在優化患者健康護理流程中的創新應用和發展前景。他強調,醫療數據對科研人員尤其重要,長遠而言需要各持分者相互協作,共同推進醫療研究和創新。

理大初創公司和科研團隊展示大學在醫療健康科技創新發明的科研成果。(理大圖片)

此外,理大七家初創公司、三隊科研團隊及InnoHK眼視覺研究中心分別於「InnoHealth Showcase」及展覽專區,展示大學醫療健康科技創新發明的研究和技術成果,涵蓋醫藥與治療、智能醫療、醫療器械與診斷,及社區健康與保健等前沿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