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馬會樂齡同行計劃」於今日(27日)舉行「樂齡新里程」啟動禮。(香港文匯報記者 北山彥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千尋)「賽馬會樂齡同行計劃」於今日(27日)舉行「樂齡新里程」啟動禮,計劃將在新階段推動基層醫療協作,成立「賽馬會樂齡同行匯」,提供「基層醫療醫生共同治理服務」;服務對象由長者延伸至45歲或以上人士;並建立與醫管局合作的轉介機制。

計劃在新階段預期為超過13,000名有抑鬱風險或徵狀的中高齡人士提供支援,當中90名參與者將獲轉介接受指定基層醫療醫生的治療。同時,計劃將培訓超過70名社工,及舉辦一系列的專業培訓工作坊,以提升相關的專業人員在精神健康支援方面的知識與實務技能;亦將凝聚超過480名「樂齡之友」,並舉辦逾1,500場公眾教育活動,全面提升公眾對中高齡人士精神健康的認識,協助締造健康社區。

研討環節。(香港文匯報記者 北山彥攝)

「賽馬會樂齡同行計劃」首席研究員、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林一星表示,數據顯示,自2019年起本港各年齡層自殺率上升,但長者自殺率有所下降,這主要得益於大規模的精神健康推廣和社區服務可及性的提升。林一星續指,精神健康問題對基層健康至關重要,期望長者及其他年齡段人士在遇到精神健康問題時,能及時尋求家庭醫生及社區服務的幫助。

責任編輯: 何雪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