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技術、AI技術的到來,展現了藝術創作新的可能性。圖為觀眾通過智能設備觀賞數字藝術。(受訪者供圖)

(香港文匯網記者 方俊明)首屆「橫琴-澳門國際數字藝術博覽會」26日在橫琴文化藝術中心啟幕,將持續至6月2日。該博覽會設「藝術未來式」「科技重構藝術」等四大主題展區,集中數字藝術領域創新成果,推動科技與藝術深度融合;不僅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時代下藝術創作的無限可能,亦為粵港澳大灣區增添一張閃亮的「文化名片」,更為全球數字藝術的發展提供「中國方案」。

「橫琴-澳門國際數字藝術博覽會」設「藝術未來式」等四大主題展區,吸引故宮博物院等參與。(受訪者供圖)

設四大主題展區 助建灣區文化IP新名片

「橫琴-澳門國際數字藝術博覽會」涵蓋了主題展區、高端演講、圓桌論壇、藝術課堂等多元活動。其中,展區涉及「重施魔法」「超級聯想」「藝術未來式」「科技重構藝術」四大主題,吸引了十多組海內外知名藝術家、故宮博物院及20餘家科技企業參與,科技與藝術的共生關係被具象化為可感可知的體驗。

「藝術未來式」展區呈現數字技術如何激活傳統文化基因,並催生新的藝術範式。觀眾可以看到故宮博物院通過多樣化的數字藝術技術帶領觀眾領略它的瑰麗與深邃;藝術家們通過虛擬現實等前沿技術的應用,讓觀眾體驗數字藝術與未來科技的完美結合,感受數字藝術在未來生活中的無限潛力。

「科技重構藝術」展區則通過聯想、華為、坪山美術館等企業和機構展示的人工智能、大數據與虛擬現實等技術,讓觀眾感受到科技對藝術創作的深刻影響,更加深入地理解數字藝術的內涵和魅力。

「數字藝術作為科技與藝術深度融合的產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着人們的審美體驗和生活方式。」廣東省委橫琴工委副書記、省橫琴辦主任、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委會副主任聶新平指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致力於打造一個充滿創意與活力的數字藝術新高地。

「橫琴-澳門國際數字藝術博覽會」集中數字藝術領域創新成果。(受訪者供圖)

為中國文化的全球化表達探索新路徑

南光(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曉冬表示,該集團攜手陽光媒體集團打造此次國際級數字藝術盛會,正是為了在橫琴搭建一個連接藝術與科技、傳統與未來、中國與世界的展示和交流平台,推動橫琴成為數字藝術的「國際會客廳」。該集團將以本屆博覽會為開端,持續深化琴澳合作,努力推動數字藝術成為大灣區文化IP的新名片,為中國文化的全球化表達探索新的路徑。

「數字技術、AI技術的到來,展現了藝術創作新的可能性,同時讓人機共創成為現實。」陽光媒體集團董事長楊瀾表示,作為全球範圍內的一次創新,首屆「橫琴-澳門國際數字藝術博覽會」為橫琴帶來科技創新的活力和文化藝術的激情,力求打造一個科技企業與藝術文化機構交流融合的平台。

中國美術家協會數字藝術藝委會秘書長費俊認為,在全球數字浪潮推動下,藝術與科技的深度融合正重塑我們的感知方式與表達邊界。中國美協數字藝術藝委會致力於推動藝術與前沿科技的跨界融合,關注新形態藝術的發展路徑。本次博覽會將激發更多關於未來藝術生態的深層思考與國際合作。

責任編輯: 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