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朱燁)日前,BEYOND國際科技創新博覽會(BEYOND Expo 2025)在澳門舉行,主題是「賦能亞洲,聯通世界」。今年已是BEYOND Expo五周年,但卻是香港特區政府投資推廣署StartmeupHK第一次來此設置展台。談及投資香港的優勢,投資推廣署初創企業高級副總裁呂縉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香港是一個很自由的經濟體,資金的進出沒有限制,會極大的提高效率。呂縉勇透露,去年投資推廣署幫助了539家企業在香港落地,其中大概有一半都來自內地。「這個數字比以前增長了很多,因為內地企業出海,仍然將香港當做首選。」

談及投資香港的領域,他表示,金融類是最多的,鑒於香港眾所周知的金融中心優勢,不少企業來此除了投資,還會設立資管中心,或者家族辦公室等。
此外,創新科技,尤其是硬科技領域,比如機器人、AI技術等,也比之前多了不少。「內地不少科技企業的發展都到了一個成熟點,開始考慮海外市場,而香港便是他們首選的第一站。」他透露,一般內地公司落地香港會有幾種可能性,比如上市IPO,比如利用香港的貿易便利性與海外做生意,比如在香港做研發中心等。「香港政府提供了一些補貼和福利,更方便科創企業研發,此外也有一些針對粵語或者海外體系的AI技術選擇在香港研發語言模型等,可以減少一些成本。」
談及未來,呂縉勇對記者預計,香港作為資管中心,這方面投資會成長很快。據統計,資管方面,香港應該在未來的兩三年內數量超過瑞士。所以這個領域將會有很多機會。與此同時,還將帶動金融科技板塊的增長。尤其是數字轉型的當下,兼容了AI技術的金融科技等方面,都會迎來較大的紅利期。
無論全球貿易形勢如何變 香港的穩定性都很高
針對特朗普二次上任後發起的新一輪貿易戰,呂縉勇認為,香港在當前國際貿易環境惡劣的情況下,也能發揮更多作用。比如內地的高科技公司更偏向於選擇將研發中心等放在香港,方便其向海外拓展,再加上香港正在打造的落馬洲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以及香港已有的科技園和數碼港,料將幫助內地科技企業在港先站穩腳跟,然後再助力其衝破貿易戰封鎖,向海外拓展。因此,未來在硬科技方面,香港的優勢和增長值得期待。
呂縉勇表示,不管外面形勢怎麼變,香港最大的優勢就是,穩定性依然很高,因此香港可以充當「緩衝站」的作用。比如美國公司的產品先運送到香港等待,一旦中美兩國關稅上出現緩和契機,就可以立刻搶佔先機,馬上完成向內地的進口,而不需要等待貨船或者清關等複雜流程,大大節省了成本和時間,內地公司亦然。尤其在當前全球貿易局勢多變的情況下,香港「緩衝站」的優勢更加明顯。
記者獲悉,FUND AT FIRST PITCH「極限速投」,作為BEYOND Expo的標誌性投融資環節,FUND AT FIRST PITCH「極限速投」(簡稱FAFP)環節持續發揮其高密度、快節奏、低門檻的獨特優勢,為創業企業與全球資本搭建起高效溝通的橋樑。項目代表需在隨機分配的60至180秒內完成路演,在極限時間中精準傳遞核心亮點與商業價值。
第一次在BEYOND Expo設展的呂縉勇表示,收穫頗多。因為澳門得天獨厚的歷史和語言優勢,此次活動中會有一些葡語系或者拉丁語系的國家參展參會,因此增加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投資者交流的機會。「我們和巴西等國的投資者聊過天,他們對香港,對中國內地,都有很大的興趣,我們也趁此機會將香港的硬科技發展等風口機會都和他們進行了對接和溝通。」
據悉,自5月22日起,BEYOND Expo 2025展區部分將正式開放。據了解,BEYOND Expo 2025不僅規劃了國際投融資峰會、AI峰會、BGlobal峰會等關鍵會議,還啟動了女性科技論壇、體育科技論壇、時尚科技論壇、國際工業設計論壇、跨境電商生態峰會、WEB3+AI論壇等特色論壇,以及一系列跨區域論壇,如亞洲-拉丁美洲論壇、亞洲-歐洲科技論壇、Origin東南亞科技峰會、日本科技論壇、扎耶德可持續發展獎論壇等地區性專題討論。值得關注的是,會期內將安排300多名演講者,分享創業歷程、行業突破及未來願景,開展跨行業、跨領域的深度對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