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體記者 方俊明)粵港澳三地共同承辦的第15屆全國運動會(下稱「十五運會」)即將於今年11月舉行。今天(23日),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廣州賽區交通運輸服務中心成立大會暨交通運輸服務保障項目簽約儀式舉辦,標誌着賽事交通保障工作從「分散籌備」邁向「集中作戰」,進入專業化、系統化運作階段,將為賽事提供安全、便捷、智能的交通服務體系。賽事期間,日均超過250輛的運輸車隊保障賽事群體出行。
本屆賽會沒有設置集中的「運動員村」
據了解,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廣州賽區交通服務保障對象包括參賽運動隊、志願者、觀賽觀眾等13類人群,而且本屆賽會沒有集中的運動員村,運動員採用了「分散居住、賽時集中」的方式,賽時有23家正選酒店,比賽場館達30個,分布在廣州各個區,賽事相關通道選定、接待車輛調度、路域環境整治等交通保障工作壓力較大。

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廣州賽區「交通運輸服務中心」主要着眼將分散在各單位的道路保障、交通服務和交通安保(保暢)等職能進行整合,以專業化團隊承接落實交通保障任務,實現對廣州賽區交通保障工作的統一指揮調度,做好賽時交通保暢、車輛調度組織、交通設施保障、路域環境整治、公共交通服務、信息化保障、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等工作,為賽事提供優質的交通運輸服務。
涉線路213條 按「大小流線」規劃賽事流線
其中,針對「一場三站」、接待酒店、比賽場館、媒體中心等保障點位,按照「一主一備」原則完成賽事保障「大流線」規劃,涉及線路213條,約1300公里,確保抵離站點、酒店和涉賽場館等關鍵場所之間交通便捷通達。編制「一場三站」、30個場館、23個酒店交通組織流線方案及圖冊,確保重點涉賽場所交通保障「小流線」安全順暢。

同時,充分發揮廣州市交通運輸局現有信息化系統功能,構建智慧車輛運行調度平台,通過智能任務分發、道路狀況預警、車輛定位數據共享等方式,實現「車流可視、風險可判、調度可及」,為交通組織安上「智慧腦」,更為賽事保障鑄就「防護盾」。
多元化車型全面覆蓋賽事期間多樣化出行需求
此外,按照「預防為主、分級響應、先期處置」的原則,立足現有應急防控體系,編制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交通保障應急預案,全面評估、辨識交通保障各環節存在的風險點,構建突發事件風險庫,制定防範措施及應對程序,確保交通保障安全順暢。
廣州公交集團透露,作為簽約合作方,該集團交通運輸服務團隊將主動適應新運輸體系與出行需求,投入優勢資源,為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開幕式、火炬傳遞、演練、抵離、競賽等場景和運動隊、技術官員、新聞媒體、嘉賓等群體提供高質量運輸服務。其中,配置提供轎車、商務車、中巴及大巴(含公交車型)等多元化車型,具備連續二十天以上每日提供50輛轎車、100輛商務車、100輛大巴(含公交車型)及以上運力的服務能力,全面覆蓋賽事期間的多樣化出行需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