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蔡學怡)今年粵港澳大灣區香港青年實習計劃昨日舉行啟動禮。本次實習計劃時長4周至8周,共提供高達1,439個實習崗位進行配對,涵蓋金融、科技、法律、文化創意、遊戲電競、生物醫學等多個領域,較去年增加200多個。不少參與實習計劃的大學生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期望透過在內地企業實習的機會,深入了解他們就讀專業的最新發展,並結合兩地行業的不同優勢,發掘出自身未來職業規劃的新可能性。

灣區香港青年實習計劃是香港特區政府自2015/16年度起,與廣東省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合作推出的專項青年內地實習計劃。參與今年灣區香港青年實習計劃的香港非政府機構有16間,共舉辦22個內地實習項目,計劃覆蓋8個大灣區內地城市,包括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和江門。
修讀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研究生學位的鄭同學,她的實習地點是廣州。她說,此前了解到內地博物館行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引進了AI科技、數字人文技術等作為新興的策展形式,希望這次能深入了解內地博物館的運營模式,「進一步了解兩地博物館各自優勢所在,探索這個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是期待給自己的未來找到一個可能性。」

葉同學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學二年級學生,她期望在實習計劃中進一步了解內地新聞傳播領域的最新發展。「在內地,現時基本打開任意一個常用的社交平台,都可以快速看到今天的熱點新聞,接受信息的速度非常快。」
她提到,現時內地很多權威媒體都已在不同的社交平台設立官方賬號,覆蓋微博、抖音、微信公眾號等平台,期望這次可以學習內地新聞機構運營不同的社媒賬號的經驗和技術。

冀港青加深了解內地職場
香港特區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務局青年專員陳瑞緯在致辭時表示,希望此次實習計劃令香港青年可以親身體驗內地職場實況,並加深對內地就業市場和發展機遇的了解。他強調,該計劃不僅是幫助青年累積寶貴的實習經驗、為自己未來的事業打下堅實的基礎,亦讓他們可把握住國家迅速發展所帶來的巨大機遇。
香港青年交流促進聯會榮譽主席徐小龍介紹,該計劃是一扇讓香港青年打開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窗口,在為期4個至8個星期的實習中,各位實習同學將分別前往8個實習城市,深入企業、科研機構和創新平台,親身體驗8市蓬勃的產業生態與多元的職場文化,讓香港青年在實踐中積累寶貴經驗,培養跨文化適應力與大局視野,為未來在灣區乃至國際舞台的發展奠定基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