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甪端》資料劇照。故宮博物院供圖

(香港文匯網記者江鑫嫻 北京報道)記者從故宮博物館院獲悉,該院打造的家庭音樂劇《甪端》將於今年暑期登陸清華大學因百年校慶而建的新清華學堂駐演。今次故宮與清華的合作,依託新清華學堂18米挑高舞台與1800席杜比全景聲場,實現「九梁八柱」與「紅柱飛檐」的時空共振。舞台採用裸眼3D、AR技術重構紫禁城九梁八柱的恢弘架構,十二根動態紅柱配合光影變幻,沉浸式數字場景更讓觀眾仿若穿越時空。此次駐演是文博教育與高校美育融合創新,「讓文物活起來」理念的一次深度實踐。

《甪端》資料劇照。故宮博物院供圖

《甪端》以故宮博物院186萬餘件文物為靈感,將明萬曆掐絲琺琅甪端香薰爐、清乾隆金甌永固杯、南宋緙絲《梅鵲圖》等國之瑰寶化作鮮活角色,通過擬人化演繹,再現「文物南遷」壯舉與當代守護者的使命。劇中台詞「子子孫孫永寶用」源自青銅器銘文,傳遞跨越千年的文化傳承精神,引發親子觀眾對家風與生命價值的共鳴。

《甪端》資料劇照。故宮博物院供圖

據介紹,自2022年首演以來,《甪端》已巡演135場,包括上海、廣州、南京、新疆、青海、港澳等十六座城市,甪端動畫形象登錄2023年央視春晚,多地師生家庭觀眾觀劇後主動探索文物歷史,實現「從舞台到課堂」的美育延伸,寓教於樂,印證其「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核心價值。

該劇出品人、故宮博物院黨委書記都海江表示,《甪端》以故宮186萬餘件文物為魂,承載代代守護者的文明初心。科技賦能,讓文物在劇場「活」起來,與清華共築美育新範式。希望此劇成為觀眾與千年文明對話的橋樑,讓故宮從「城」化為永續傳承的生命力。

據了解,駐演期間,新清華學堂環廊大廳將呈現故宮文創展陳、故宮出版圖書專區、故宮非遺互動課堂、數字沉浸體驗和公益招募小文物小御貓隊互動五大交互場景。觀眾不僅能將甪端主題盲盒、金甌永固杯等精選故宮文創代表作,以及《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紫禁城建築藝術》《了不起的故宮寶貝》等經典著作帶回家,還能現場體驗傳統工藝的精妙。現場還將首設「小文物御貓換裝體感互動區」,通過動作捕捉技術,觀眾們可化身「數字文物御貓」,穿梭於虛擬故宮場景,與文物角色展開跨次元對話。

每場演出還將提前招募身高1.1-1.5m的小甪迷8名,5名小文物(甪端/蛇爬爬/金甌永固杯/梅鵲圖/平復帖)和3名小御貓,演出前後在大廳跟觀眾互動打卡合影。駐演場次等相關信息等,觀眾可關注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和故宮博物院的後續推送。

責任編輯: 孫佳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