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文斌

近年,國際地緣政局複雜,不少國家更出現戰爭或嚴重的武裝衝突,安全與穩定,成為國家前進、發展經濟的最重要前提。幸而,中國近年無論在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都有長足的進步,對內穩定社會,對外則能抵抗外力干預或針對;在這情況下,不但人民有更好的生活,工商界及企業家亦得到良好的環境去發展及壯大,而受到國家的支持以及提供的穩定環境,工商界及企業家更要思考如何發揚愛國愛港傳統,貢獻國家發展以及現代化建設。

5月12日,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澳門與工商界人士座談,提出了四點希望,也直接指出資本無國界,商人有祖國。哪一個企業的發展不是依託於祖國,沒有祖國的強大,哪來企業的發展;沒有國家的堅強後盾,就沒有企業的根。港澳工商界和企業家作為推動港澳經濟發展的主力軍,立場上要特別清醒、行動上要特別自覺,在風雨洗禮中淬火成鋼。

按照夏寶龍主任的講話,面對霸凌行徑,軟骨頭、「下跪」求饒會為人所不齒;而硬骨頭、挺身而出堅決鬥爭則會為人所敬仰。中國近年的發展,以至在不同領域取得的突破成果,實則穩住了國家、港澳工商界以及企業家,相信國家的,支持國家的,最終都能與國家共享榮耀。筆者認為,現時世界局勢錯綜複雜,在商業、經濟範疇的事情,隨時關係到國家安全和利益,工商界、企業家以至社會各界,都要時刻警醒,進行任何事情,都不能損害到國家安全和利益;如果損及國家利益,其實也是損及自己利益,損及自己的根。

事實上,工商界和企業家必須更好地發揚愛國愛港傳統,在營商營運之餘,要盡一己之力貢獻國家。例如,工商界的網絡遍及區內甚至國際,理應善用自己的網絡,向外說好中國故事、香港故事,尤其是當香港受到無理批評甚至抺黑時,就更需要工商界以及企業善用自身優勢,唱響中國發展。

夏寶龍主任提出的四點希望,包括發揚鬥爭精神,團結一致愛國護港、愛國護澳;堅定發展信心,扎根港澳繼續做大做強;發揮自身優勢,突出重圍擴大開放、擁抱世界;以及面向海外講好港澳故事,旗幟鮮明唱響港澳、唱響中國,其實一樣適合社會其他界別的賢達、人士去學習。今日世界風高浪急,國家受到美西方針對,但在中央領導下,國家不但為工商界、企業家以至各界帶來穩定,也為世界帶來穩定,我們要更堅定地支持國家,並識變應變求變,為國家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作者為民建聯副秘書長、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共同發起人、屯門區議員)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