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藍鴻震

日前,媒體公布特朗普上任100日以來的首份成績表,多個民調反映其支持度均不過半,創二戰後歷任美國總統的新低。特朗普能夠再創歷史重新掌權,但第二任期蜜月期好像沒開始多久,人民滿意度就清楚地表現出不及格,反映特朗普的政策動蕩政經,人民不滿。全世界都在關注中美關稅戰的下一步發展。遲遲等不到電話的特朗普,之前只能自圓其說,說中國一直想達成貿易協議。日前中美發表有關關稅的聯合聲明,雙方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將大幅度暫緩關稅措施,美國現階段表現配合,反映美國需要中國貨品改善民生。

日前美國有3個訊號值得留意:

第一,美元指數自特朗普上任後持續下跌。特朗普的新關稅政策以及相關的不確定性拖累美元兌多個主要貨幣下滑;

第二,儘管近月金價有少許回吐,但整體金價走勢由2023年一直持續攀升至今,創歷史高位;

第三,美股市場受到政策以及相關的不確定性拖累,科網股的特斯拉以及英偉達的股價均被衝擊,若干市值被蒸發。

以上三訊號來自美國發起關稅戰嚴重衝擊全球貿易秩序和多邊關係。特朗普上任100日至今,美國經濟未見起色跡象,仍然表現疲弱。新關稅安排導致進出口大受影響,近乎中斷貿易,通脹飆升,不敢想象美國民眾如何接受1美元一隻雞蛋的價格,民生大受影響。中國深耕巴西大豆市場,關稅戰後不再購入美國大豆,亦衝擊美國農業。而且美股曾被拖累,以及金價以及美元匯率走勢,資本以及投資者對這個關稅戰沒有信心,因為沒有贏家。

鑒於特朗普上一任期,说一套、做一套,不斷壓迫底線的談判手法,親手破壞了7年前的中美貿易談判。筆者認為,作為前車之鑒,中國在談判上一方面會吸取上次的教訓,另一方面也不會接受美國太苛刻的條件。筆者還記得幾十年前上經濟學課程,老師第一節課就說,國際貿易的目的之一是促進經濟活力,今天的關稅戰,是反國際規則,亦反學術理論。而且,中國人依賴10億件襯衫去換一架波音飛機進口的艱苦歲月已經過去。改革開放後,中國製造業一發千里,已經成為世界製造業基地。過去7年間,中國對美國的出口佔總出口的比例從19%下滑到如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薩克斯(Jeffrey Sachs)所說的大概只佔12%,美國已離開中國最大的出口目標。中國有條件叫價,不用屈服,不用跪底。再想起筆者成長階段,中國人民經歷戰爭,在苦難中掙扎,世界根本不認識中國。60年代,筆者擔任公務員後,被港英政府安排去到英國牛津大學學習。當時大學的人來自五湖四海,但竟然沒有幾個人相信筆者是中國人,總以為筆者來自日本,因為當年外國人的世界觀,中國人當時是沒有條件接受良好的教育,沒法出國學習。現在耄耋之年再回想起,仍感到心酸。轉眼間幾十年過去,今時不同往日,中國騰籠換鳥,亦正在弘揚軟實力,沒人不識中國,鬼佬難免心理不平衡。

最後,無論是本港、內地、還是世界多國的有識之士,都不能因為現階段美國的配合而過於樂觀。未來幾年中美關係不可能100%回到過去,展望穩定和良好的關係還是有很多的挑戰。雖然政策持續有不確定性,但總的來說,今天的中國人是幸福的,我們要時刻保持信心!

(作者為前民政事務局局長、國際公益法律服務協會創會董事及國安教育中心主任)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