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食環署高級總監(公眾骨灰安置所項目組)張惠儀、食環署助理署長(職系管理及發展)何婉雯、食環署高級總監(墳場及火葬場)譚家昌簡介2025年可編配新建的公眾骨灰龕位安排。 (香港文匯報記者洪澤楷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洪澤楷)特區政府食境署今日(14日)宣佈,粉嶺和合石、東區哥連臣角新廈和沙田石門靈灰安置所合共逾1.6萬個新建的可續期骨灰龕位,將於下周一至下月18日接受申請。當中石門靈灰安置所屬於「無煙靈灰安置所」,靈灰安置所範圍內,包括各樓層即公用地方,均全面禁止燃燒香燭祭品,安置所內也不設任何燃燒祭品設施。署方表示,會加強巡邏與教育宣傳,杜絕自行攜帶燃燒祭品設備的情況發生,並建議有燃燒祭品需求的市民切勿選擇此安置所。獲編配的公眾骨灰龕位最初安放期為20年,期滿後市民可每10年續期一次,當中無論是大型骨灰龕位或是標準骨灰龕位均不設骨灰數量上限。

食環署助理署長(職系管理及發展)何婉雯表示,今輪編配的骨灰龕位合共約16,000個可續期骨灰龕位,包括哥連臣角新廈靈灰安置所6,000個標準龕位和50個大型龕位;和合石靈灰安置所第六期4,000個標準龕位和50個大型龕位以及石門靈灰安置所6,000個標準龕位和50個大型龕位。

當中,即將落成的石門靈灰安置所是一個「無煙靈灰安置所」,编配的所有龕位屬禁香龕位;即在靈灰安置所的範圍内,包括各樓層和公用地方,全面禁止燃燒香燭祭品。安置所内亦不設任何供燃香燭祭品的設施。有關安排是因應當區居民的要求。至於現有的哥臣角新廈及和合石靈灰安置所,編配的龕位有禁香及非禁香,比例為50:50。

左起:食環署高級總監(公眾骨灰安置所項目組)張惠儀、食環署助理署長(職系管理及發展)何婉雯、食環署高級總監(墳場及火葬場)譚家昌簡介2025年可編配新建的公眾骨灰龕位安排。 (香港文匯報記者洪澤楷 攝)

何婉雯又說,獲編配的公眾骨灰龕位最初的安放期為20年,期後可每10年續期一次。在安放期屆滿時,只要相關人士為龕位續期及缴付當時的訂明費用,便可繼續使用獲編配的龕位。當中標準骨灰龕位費用為2,400元,大型則3,000元,續期的費用分別是1,200元及1,500元,兩者可安防的骨灰數量均不設上限。

至於申請方式,市民可於周一起可在食環署網站或「墳場及火葬場服務平台」網上申請或下載申請表,也可親身到食環署香港或九龍墳場及火葬場辦事處、各分區環境衛生辦事處、各區民政諮詢中心索取表格,或經熱線2841 9111以傳真索取。申請人只可為同一位先人填寫一份申請表格,為其申請大型或標準骨灰龕位,申請大型龕位須於表格內填寫至少3位先人的資料,標準龕位則至少1位。

何婉雯補充,食環署將於第三季攪珠和電腦隨機抽籤編配龕位,具體日期稍後公布。署方當日會通過WhatsApp/流動電話短訊及電郵或郵寄方式通知中籤申請人獲編配的骨灰龕位編號,中籤者也可使用署方「編配龕位專頁」查看龕位位置。

被問及現時骨灰龕的輪候時間,何婉雯指現時骨灰龕位供應充足,市民申請幾乎不需要輪換。署方會繼續審視未來的發展,綜合死亡人口等因素,繼續尋找合適地方,確保提供充足公眾骨灰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