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上雙眼單腿站立你能站多久?如果你嘗試過單腿站立,就會發現保持平衡並非易事。

圖為閉上雙眼單腿站立。(來源:央視新聞)

與血壓、血脂、血糖等一樣,平衡力其實是衡量健康的一項重要指標,甚至能反映長壽與否、大腦認知功能水平以及心腦血管系統的潛在問題。

單腿站立時間長

或預示着長壽

平衡力涉及本體感覺、大腦對外界的判斷,以及力量使用和自身調節,與衰老直接相關。此檢測不僅可用於評估衰老程度,還能提示健康風險。

閉眼單腿站立能測試出人體反應能力與平衡功能,可以判斷人體的老化程度,是反映長壽與否的參考指標。

無論性別、年紀,閉眼單腿站立時間大於10秒的人,身體可能更年輕。

在國家國民體質監測中心發布的《國民體質測定標準(2023年修訂)》裏,有一項測試是: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閉眼單腳站立,針對20~79歲的成年人。測試時需閉上雙眼,並任意抬起一隻腳,另一隻踩在堅硬、平整的地面上,然後開始計時,看看你能堅持多少秒。

對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來說,如果閉眼單腳站立沒辦法堅持10秒,未來4~9年的死亡風險明顯提高,比能單腳閉眼穩定堅持10秒的高出84%。

如果你不到50歲,還堅持不到10秒,那麼你可能真的要重視這個問題了!

具體方法:兩臂側平舉,兩腿併攏直立,腳尖向前。閉眼時單腿站立,另一腿屈膝,提腳離開地面且不與另一腳發生接觸。

平衡能力變弱

影響全身健康

平衡能力不僅是完成各種體育活動動態動作的基礎,在維持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靜態穩定也必不可少,比如站立行走甚至坐着的時候,都發揮着關鍵作用。

平衡能力不好,會影響到我們身體的方方面面:

■容易摔倒

身體的平衡能力一旦下降,身體難以維持平衡,跌倒風險自然增高,身體就更有可能發生各種意外。

跌倒是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傷害死亡的首要原因。老年人跌倒後,更容易發生創傷性骨折和腦損傷,容易導致原有疾病加重,還可能引發併發症,失能和死亡的風險也會升高。

■影響心血管健康

平衡差的人下肢血流往往不暢,心臟需要更費力泵血,長此以往會加重心臟負擔。調節平衡的自主神經失調,會引發血壓「過山車」,損傷血管內皮,影響心腦血管健康。

此外,中風患者中有83%的人有明顯的平衡障礙,平衡差的人二次中風風險是普通人的2倍,原因包括中風患者小腦平衡中樞供血不足,平衡差又會導致活動減少,血液流速減慢,進而使血栓更易形成。

■關節、骨骼更易受傷

平衡能力下降後,運動能力受限,肌肉鍛煉機會減少,久之,便難以帶動骨骼正常運動,出現韌帶半月板損傷、軟骨磨損、關節疾病早發等一連串不良後果。

平衡能力可以保護關節、骨骼免受傷害,提升整體生活質量,尤其對於老年人群來說,這一點尤為重要。

■反應能力下降

一個人的反應速度集中體現了身體各部位的協調能力。反應力與平衡力間具有相關性,鍛煉平衡力可以提高反應力,反之,平衡力下降也會影響到大腦的反應速度。

此外,平衡能力下降者,5年內記憶力減退風險增加40%、阿爾茨海默病風險升高30%。

幾個小動作提高平衡能力

想要增強平衡能力,可以做做下面這些運動。

需要再三提醒的是,進行平衡能力訓練時,一定要保證自身的安全,一定要避免跌倒。如果你的平衡能力確實不太行,需要有人在旁邊隨時準備着攙扶你。

動作一:單腿站立

雙腳打開,站立在堅硬、平整的地面上,雙臂自然向兩側平展,前期可以不閉眼,後期慢慢改為閉眼,將一隻腳抬起,輕輕踩在另一隻腳上,或輕輕搭在另一條腿的小腿肚上,堅持10秒~30秒後,換另一隻腳。如果難以保持平衡,也可以手扶牆壁或椅子。每天練習2~3組。

動作二:單腿站立進階動作

在動作一的基礎上,將非站立的另一條腿改為做屈曲、伸展、後外展、向內收等動作,前期可以將速度和幅度控制得小一些,後期可以加大速度和幅度,目的是增加身體的晃動,在運動中進一步鍛煉身體的平衡能力。每天練習2~3組。

動作三:轉圈

原地轉個圈,然後停下來,靜止站立半分鐘,再反向轉圈。轉圈的速度可以從慢到快,圈數可以從1圈開始逐漸增加,眼睛也可以從睜開到閉上,逐漸增加難度。

動作四:核心穩定性訓練和下肢肌力訓練

除上述專門訓練平衡能力的動作外,日常還要加強核心穩定性訓練和下肢肌力的訓練。

對於老年人來說,太極拳、廣場舞、瑜伽都是鍛煉平衡能力的不錯選擇。

(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綜合科普中國)

責任編輯: 孫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