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國際刑事法院官網12日發布的文件顯示,以色列政府已向該法院提交申請,要求撤銷對以總理內塔尼亞胡、前國防部長加蘭特的國際逮捕令

圖以色列總理為內塔尼亞胡。(法新社資料圖)

去年11月,設於荷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簽發針對內塔尼亞胡和時任防長加蘭特的國際逮捕令,指控其在以方對加沙地帶發起的軍事行動中犯有戰爭罪和反人類罪。

該法院當時還簽發了針對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軍事領導人的逮捕令,隨着以軍在密集軍事行動中打死多名哈馬斯主要領導人,相關逮捕令被撤銷。

國際刑事法院是依據2002年7月生效的《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設立的政府間組織,主要由西方國家推動和主導。根據該規約,國際刑事法院一旦簽發逮捕令,締約國有法律義務予以執行,應在當事人進入本國境內時實施逮捕。以色列和美國均未加入國際刑事法院,但以方針對逮捕令發起了上訴,眼下又要求法院就上訴作出裁決之前撤銷對以方領導人的逮捕令

德新社報道指出,通緝令的存在可能妨礙內塔尼亞胡出訪時的行動自由。內塔尼亞胡4月初訪問了匈牙利,匈方拒絕對其實施逮捕,並宣布退出國際刑事法院。

德國新任總理弗里德里希·默茨2月以勝選政黨總理候選人身份邀請內塔尼亞胡訪德,並保證將採取措施助其規避逮捕令,但此舉在德國引發爭議。默茨本月6日上任後未再公開提及此事。

責任編輯: 孫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