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據中共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網訊,5月12日,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澳門與工商界人士座談,就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視察澳門重要講話精神,推動港澳發展、助力強國建設進行深入交流。

在認真聽取與會21位澳門工商界人士發言之後,夏寶龍表示,去年12月,習近平主席親臨澳門,出席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活動並視察澳門,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科學擘畫「一國兩制」事業發展藍圖,為港澳發展領航指向。學習貫徹好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精神,對於我們認清形勢、保持定力、堅決鬥爭,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在變局中開創港澳發展新局面,具有重要意義。

夏寶龍表示,港澳工商界和企業家素有愛國愛港、愛國愛澳光榮傳統,每逢重要關頭都挺身而出為國擔當、為國分憂,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對於每一位華夏兒女而言,愛國是本分、是責任、是使命。在我國發展歷史進程中,包括眾多港澳企業家在內的愛國商人前赴後繼,把個人理想、企業發展與國家前途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不懼怕殖民主義者,不懼怕美西方打壓,勇敢地進行鬥爭,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商之大者,為國為民」。在歷史大潮中,一代代港澳企業家將家國情懷深深融入血脈之中,生動展現了薪火相傳的愛國心、桑梓情。
指企業和國家共命運
夏寶龍表示,港澳工商界和企業家在港澳經濟波瀾壯闊的進程中書寫了一個個商業傳奇,始終緊隨中國經濟發展洪流奔湧向前。香港、澳門的命運從來都與祖國內地緊密相連,個人、企業的前途命運也同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息息相關。廣大港澳企業家與國家風雨同舟,克服重重困難,在圍堵中突圍,在承壓中超越,用行動展現了什麼是「站着抗爭」。大家在投身國家發展的洪流中,貢獻了國家,發展了港澳,也成就了自身的事業。有的從單一業務擴大為綜合經營,有的從駐足一地拓展為多點開花,有的從一個工廠壯大為企業集團,企業實力數倍、數十倍乃至上百倍增長。實踐證明,企業和國家就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只有將企業發展匯入國家發展的浩蕩洪流,才能在時代浪潮中破浪前行。
夏寶龍表示,展望未來,港澳工商界和企業家只有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定地與祖國站在一起,挺起脊樑敢於鬥爭,才能經受住風雨洗禮,贏得發展、贏得未來。當今世界,開放合作仍是歷史潮流,互利共贏是人心所向。單邊主義、霸凌行徑必將反噬其自身。對霸權主義本性,絕不能抱有任何幻想。香港、澳門是祖國的掌上明珠,是投資沃土、創業天堂,但有人見不得港澳好,處心積慮想把這塊寶地、福地毀掉,港澳人民絕不答應。
促立場清醒行動自覺
夏寶龍強調,資本無國界,商人有祖國。哪一個企業的發展不是依託於祖國,沒有祖國的強大,哪來企業的發展;沒有國家的堅強後盾,就沒有企業的根。港澳工商界和企業家作為推動港澳經濟發展的主力軍,立場上要特別清醒、行動上要特別自覺,在風雨洗禮中淬火成鋼。針對霸權行徑,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表現:一種就是軟骨頭,「下跪」求饒。主動獻上「投名狀」的有之,鼓吹「商人純逐利」而不顧國家利益的有之,這樣的人必為包括港澳同胞在內的中國人民所不齒。另一種是硬骨頭,挺身而出堅決鬥爭,展現出中國人的錚錚鐵骨。寧可戴着電子腳鐐也絕不屈服的有之,拿起法律武器奮起反擊的有之,這樣的人是英雄,為包括港澳同胞在內的中國人民所敬仰。大浪淘沙,在中華民族的歷史緊要關頭。大家要繼續發揚愛國愛港、愛國愛澳的光榮傳統,共同護航「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
籲發展橫琴留下基業
夏寶龍對港澳工商界和企業家提出四點希望:一是發揚鬥爭精神,團結一致愛國護港、愛國護澳。當國家利益受損時,大家應挺起胸膛堅守國家利益底線,自覺將自身事業與港澳繁榮、國家發展緊密聯繫起來。當受到制裁打壓時,大家應團結起來,展現出應有的風骨和氣節。二是堅定發展信心,扎根港澳繼續做大做強。要找準港澳所需和自身所長的結合點,充分挖掘港澳優勢和資源稟賦,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專心致志做強做優做大企業,把好的資源吸引到港澳、留在港澳。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刻不容緩,大家務必樹立危機意識,居安思危,統一思想,立即行動起來,把發展藍圖落實到一個個實打實的項目上。特別是要把橫琴建設當成澳門自己的事,把握好「澳門+橫琴」的定位,多想辦法、多投項目,為澳門長遠發展闖出一條新路來,為子孫後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基業。三是發揮自身優勢,突出重圍擴大開放、擁抱世界。要大力拓展國際商業網絡,繼續鞏固與傳統市場經貿聯繫,主動對接「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積極開拓中東、東南亞、非洲等新興市場。持續深化與葡語國家和企業合作,共同開發葡語國家市場。積極吸引在外人才回流港澳發展,大力引進海外高精尖緊缺人才到港澳發展,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四是面向海外講好港澳故事,旗幟鮮明唱響港澳、唱響中國。要帶頭多宣傳「一國兩制」和港澳優勢,增強對港澳發展的信心。要發揮國際聯繫廣泛的優勢,多邀請外國朋友來港澳實地考察,多展現港澳的活力與魅力,共同講好「一國兩制」故事。
夏寶龍最後表示,不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化,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希望在港澳已經落地經商的、或者準備到港澳和內地投資興業的外國朋友們,看好中國、投資中國,看好港澳、投資港澳,在中國這個和平、公正、善良的國度,在開放、包容、多元的港澳,奮鬥打拚、成就事業、實現夢想。
李家超:四措施落實四點希望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社交平台發帖表示,就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提出的四點希望作出回應:
第一,政府和社會各界,包括工商界和企業家,都要心中有祖國,堅定維護國家安全,堅守國家利益底線,應對地緣政治挑戰時清晰傳遞國家立場、香港特區立場,團結一致愛國護港、發揚鬥爭精神。
第二,社會各界,包括工商界和企業家,必須主動識變應變求變,積極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發揮香港「內聯外通」的優勢,並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開發展新天地。發展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建設,進一步鞏固提升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地位,積極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推進北部都會區和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發展。
第三,繼續深化國際交往合作,除了鞏固和歐美等傳統市場的經貿聯繫外,同時大力開拓包括中東、東盟、中亞等新市場,並鞏固區域合作,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探索更多商機。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發揮獨特作用,推動國際交流與合作。
第四,積極講好中國故事、香港故事,尤其講好「一國兩制」制度優勢的故事。特區政府會繼續攜手社會各界展現香港的活力與魅力,共同講好「一國兩制」獨特的好故事。
岑浩輝:三政策貫徹夏主任講話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岑浩輝表示,夏主任講話高屋建瓴、內涵豐富、振奮人心,在澳門工商界以及澳門社會各界引起熱烈反響。特區政府將做到:
第一,明確立場,堅決支持國家、服務國家。資本無國界,商人有祖國。當前,發展形勢複雜,利益鬥爭激烈,澳門工商界及企業家要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站在國家一邊。面臨大是大非的問題,在思想上要特別清醒,在行動上要特別自覺,繼續發揚愛國愛澳的光榮傳統,敢於鬥爭,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第二,堅定信心,牢固根植澳門、建設澳門。在「一國兩制」這一最大制度優勢之下,在中央的高度關懷支持之下,澳門特區的發展是康莊大道,前景光明、未來可期。澳門工商界和企業家要以澳門為家,緊緊圍繞澳門特區發展建設的重點任務,支持澳門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在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建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等方面,以實際行動作出更大貢獻,將企業的命運與特區的發展建設結合起來,實現企業更好發展的同時,共同推動澳門特區「一國兩制」事業行穩致遠。
第三,發揮優勢,切實擴大開放、更大作為。澳門工商界和企業家要充分利用好「一國兩制」之下,發揮澳門的特殊地位功能和獨特優勢,在國際舞台上展現更大作為,積極拓展葡語國家等重點市場,擴大國際「朋友圈」,打破封鎖圍堵,促進內聯外通,吸引更多國際資本投資澳門及更多優質資源集聚澳門,打造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重要的橋頭堡,面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澳門故事,唱響中國、唱響澳門。
港澳政商界:「四點希望」提振信心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子龍、子京)多名港澳政商界人士昨日表示,夏寶龍主任提出的四點希望為港澳工商界和企業家未來努力方向提供指引。港澳企業家應堅定信心,堅守底線,堅持愛國、愛港、愛澳,在國家大局中找準定位,以合作和創新應對挑戰,結合企業優勢和特點,共同譜寫灣區發展新篇章,同時面向海外講好港澳故事。
香港立法會商界(第三)議員嚴剛表示,夏寶龍主任提出的四點希望,提振了港澳各界的發展信心,在全力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合力謀發展、惠民生,打造以創新科技驅動的持續發展新動能。他提到,在旅遊業方面,香港各界應攜手制定「一程多站」式運營模式,互利雙贏,積極探索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新機制新模式。
香港立法會議員陳紹雄表示,港澳工商企業家及廣大市民都應團結起來,與國家同一陣線,不妥協、敢鬥爭,在這重要關頭,社會各界更要堅定發展信心,扎根港澳繼續做大做強,繼續投資港澳、發展經濟。
香港立法會議員陸瀚民表示,香港擅長招商引資,香港工商界一向「多橋」,因此大家必須要在中東以及其他新興市場,發揮好香港外聯內通的優勢。同時,譬如影視娛樂業界亦可透過電影和不同的影視作品,鞏固和釋放華語的軟實力,協助說好中國和港澳特區的故事。
澳門中國企業協會會長、南光集團董事長傅建國表示,夏主任從歷史的角度回顧了港澳地區愛國愛澳的歷史傳統和傳承,以及留下的一些華彩篇章,令他印象深刻。對企業來講,下一步工作就是結合各自優勢和特點,落實好夏主任的四點希望。
澳門納金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總經理雷震表示,澳門的企業家應該堅定信心,堅守底線,通過自身努力,為自主產權核心技術的攻關,為澳門、為國家,貢獻自己更多的力量。
【匯理求真】香港工商界須與祖國同一陣線
文/李自明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昨日在澳門的考察調研行程中與澳門工商界座談,對港澳工商界和企業家提出四點希望,包括:發揚鬥爭精神,團結一致愛國護港、愛國護澳;堅定發展信心,扎根港澳繼續做大做強;發揮自身優勢,突出重圍擴大開放、擁抱世界;以及面向海外講好港澳故事,旗幟鮮明唱響港澳、唱響中國。香港工商界素來有心繫家國、情牽桑梓的優良傳統,在貢獻國家、建設香港中一直發揮着重要作用,應賡續愛國愛港優良傳統,深刻理解自身事業與國家發展命運與共,在以「烈火金剛」的堅強品質建設香港、扎根香港,擔當推動香港經濟發展主力軍的同時,永遠不忘國家利益、不捨家國大義、不違國家安全。
夏寶龍主任昨日表示,港澳工商界和企業家素有愛國愛港、愛國愛澳光榮傳統,每逢重要關頭都挺身而出為國擔當、為國分憂,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實踐證明,企業和國家就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只有將企業發展匯入國家發展的浩蕩洪流,才能在時代浪潮中破浪前行。展望未來,港澳工商界和企業家只有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定地與祖國站在一起,挺起脊樑敢於鬥爭,才能經受住風雨洗禮,贏得發展、贏得未來。
中美經貿關係正出現轉機,正如夏寶龍主任所言,當今世界,開放合作仍是歷史潮流,互利共贏是人心所向,單邊主義、霸凌行徑必將反噬其自身,對霸權主義本性,絕不能抱有任何幻想。香港工商界和企業家作為香港愛國愛港的重要力量,應當「發揚鬥爭精神,團結一致愛國護港;當國家利益受損時,應挺起胸膛堅守國家利益底線,自覺將自身事業與香港繁榮、國家發展緊密聯繫起來;當受到制裁打壓時,應團結起來,展現出應有的風骨和氣節。」
歷史不斷證明,國家發展好,香港發展好,工商界的事業就能發展得更好。因此,香港工商界和企業家應如夏寶龍主任所言,堅定發展信心,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對接「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積極開拓中東、東南亞、非洲等新興市場,並多多宣傳「一國兩制」和香港優勢,展現香港的活力與魅力,共同講好「一國兩制」故事。

相關閱讀:
評論